她说:“购买了时段的运营商就是从听众打进来的电话资费中赚钱。电话拨通后,预先设置的接待录音一般都在故意拖延时间,耗费你的话费。这种电话只要一拨通就开始计费,听众基本就是在等待中不知不觉被扣去了不少话费。”丫丫还透露,这类节目的电话流量一般都比较高,1分钟收费2元,1个小时的节目中常常有成千上万的人打,最多的时候,运营商1个小时收取的话费可达百万,一般则可以赚到20多万。
律师:节目涉嫌变相欺诈
“若有确凿证据能证明,这些节目用录播代替直播,那么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方的这种做法就构成了欺诈!”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类竞猜节目采访了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廖军民,他认为,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若广播电台违规发布虚假广告节目,受骗听众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根据违规收取受害者声讯费的数额,轻则给予退款,数额较大的还要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廖律师说,节目制作者应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若将事先制作好的商业收费节目冒充电台的直播节目,引诱观众打付费电话参与根本不存在的直播互动,骗取高额的电话费用,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民事欺诈,更触犯了《刑法》,构成诈骗罪。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禹雄华表示,这类节目说白了就是一个打着“益智”旗号的骗局,具有欺诈听众的性质,这对媒体的形象、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
幸福生活等不来,不撒心血花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