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史海钩沉 > 其他综合 >

古今地名对照表大全(9)

时间:2010-09-18 21:46来源:未知 作者:风扇 点击:
望海蜗明初筑堡防倭寇地,在今辽宁金县东北。 麻沙镇在福建建阳西。南宋至明以刻印书籍著名,称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国,即满刺加,见该条。
  
望海蜗——明初筑堡防倭寇地,在今辽宁金县东北。
麻沙镇——在福建建阳西。南宋至明以刻印书籍著名,称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国,即满刺加,见该条。
康——西藏四部之一。大体即今昌都地区。旧西康省简称康。
康居——西域古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
康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
鹿耳门——在台湾省台南安平港北,昔为船舶出入之口,后因淤浅而废。
阏与——在今山西和顺。马服君赵奢破秦处。
盖州——唐贞观时置,本为盖牟城,即今辽宁盖县。
清口——①即泗口,见该条。②古汶水入济水之口亦称清口,在今山东梁山东南,从此以下的济水亦称清水.
清州——宋大观间置清州,即今河北青县。明改青县。
清河一一①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历代均置。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为贝州清河郡。②南宋末置清河县,在今江苏淮阴西南。后屡因河患迁移。清乾隆时移治清江浦。民国为淮阴县。今为清江市、淮阴县。
清源军——五代南唐所置军号,治泉州(今属福建),领闽南地区,即留从
效、陈洪进统治地区。陈洪进归宋后废。
鸿沟——战国魏(梁)惠王所开中原运河。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引黄河水,向东流经开封以北(当时的开封离黄河有相当大的距离),再折而南流到淮阳东南入颍水。颍水南流入淮,济、汴、睢、泗等水都可与鸿沟相通,故以鸿沟为中心,黄淮大平原上水道到处可通。开凿时间约在(或约始于)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历时分幽州置。民国改涿县。
涿郡——汉涿郡治涿县,即今县。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则为范阳郡。
淮西——①唐方镇,全称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领申、光、蔡三州。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据淮西的吴元济。②宋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常简称淮西、淮东。淮西治寿州(今安徽风台),南宋治庐州(今合肥);淮东治扬州。
淮安——①今江苏淮安县,汉置射阳县,晋为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又为山阳。民国为淮安。②南宋后期改楚州置淮安军,治淮安,即今县。后改州。元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国废府。⑧隋以显州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阳(今河南泌阳)。
淮阳——今河南淮阳,周为陈国都城宛丘。汉于此置淮阳国,后为淮阳郡。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民国改原陈州府治淮宁县为淮阳县。
淮阴——东魏置淮阴郡,辖今清江市及淮阴等县。唐有楚州淮阴郡。东魏时郡治怀恩在今淮阴西南。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今淮安),淮阴县为其属县。以后亦为淮安府属县,明改名清河县。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
淮南——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⑧宋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和县一带。
渔阳——秦渔阳县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省入蓟州。
淤口关——见“三关”。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并非一地。隋涪州原为合州,治石镜(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县),地在隋涪州之东。元省县入州。清涪州不辖县。
涪县——西汉置县,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绵阳东涪江北岸。
涪陵——西汉涪陵县在今彭水,刘备在此置涪陵郡。后废。隋于此置彭水县。其地在隋唐涪陵县东南。隋唐涪陵县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湾岛西北部沪尾为淡水河口,本为港口,因淤浅衰落。从淡水河口循台湾岛西岸而南,今新竹县,雍正时设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改为新竹县。是年,又于沪尾东南的艋舯,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所。日占时改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属河北)。唐先天时治陆泽(今深县西)。宋治静安(今深县南)。明移治今县,省静安不设。
淄青——唐宝应元年(762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南迁青州(今山东益都)。唐授为淄青节度使。其后淄青常有淄、青、登、莱、齐、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胶州为密州,治所在今诸城。明废。
梁门——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后周置梁门口寨。宋为静戎军(澶渊之盟以前名)、安肃军(盟后改)治所,仍有梁门之称。
梁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辖地除陕南外,并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后世多仅有陕南。魏治沔阳(今陕西勉县东)。晋治南郑(今汉中)。唐后期升为兴元府。
梁郡——汉建梁国,治睢阳(今商丘南)。南朝宋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砀山)。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梁溪——江苏无锡有梁溪,发源惠山,流入太湖,传东汉梁鸿曾居其旁。今以梁溪为无锡的别称。
隋一一周时的姬姓国,在今湖北隋县。春秋后期为楚附庸。
隆兴——宋孝宗升洪州为隆兴府,治今南昌。参见“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东汉末诸葛亮隐此。或传隆中在今河南南阳。南阳汉时为宛,汉末在曹操手中,诸葛亮若在南阳,决非刘备所能罗致。
维州——唐维州在今四川理番县。州治薛城在今县东北。入吐蕃为无忧城。宋为威州。
维扬——《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之语,“惟”通“维”,遂以维扬为扬州别称。明初曾称扬州府为维扬府,后改。
绵山——传晋介之推隐绵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东南,亦称介休山、介山。
绵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绵阳东)。元废巴西县入本州。清绵州辖有绵竹、德阳、梓潼等县。民国废,以州为绵阳县。
绿林山——新莽末绿林军起义处,在今湖北当阳东北。近人又有为大洪山之说。

 

珠崖——“珠”亦作“朱”,“崖”亦作“崖”。汉武帝于海南岛东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县东南。元帝时废。孙吴所置名朱崖,治徐闻(今县西),在雷州半岛,称海南岛为朱崖洲。晋废。隋再在海南岛置郡(珠崖、儋耳、临振),珠崖治所在今琼山东南。唐改崖州,废州存郡时又曾称珠崖郡。
敖仓——秦在中原的重要粮仓,在今郑州西北邙山上。
秦——①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北,秦始封之地。②陕西省的简称。
秦川——指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川为平川。
秦中——指关中平原。
秦凤——宋置秦凤路,秦指秦州(今甘肃夭水市),凤指凤翔府(今陕西凤翔),治秦州。金废。
秦州——晋置,初治冀县(今甘肃甘谷东),旋移上邦(今天水市)。民国度州,以州治为天水县。
泰山——泰山郡,汉初改博良郡置,治博县(今泰安东南),移奉高(今泰安东北)。北魏移博平(即汉博县)。北齐为东平郡。
泰宁——明有兀良哈三卫(泰宁、朵颜、福余),泰宁在西拉木伦河以北至洮儿河流域。永乐后南迁至今朝阳、阜新西至辽河一带,后入蒙古土默特部。
泰州——①辽泰州辖今洮儿河上游地。金中叶曾废,旋又复置,领地扩至下游地区,金末废。治所均在今吉林白城市东南,惟金治所位置更偏东南。②今江苏泰州,汉为海陵县。南唐置泰州,以海陵为治所。清泰州不辖县。民国为泰县。今有泰州市、泰县。
泰安——今山东泰安东南,汉有博县,唐为干封县,宋改干封为奉符,即今泰安。金置泰安军,改州。清雍正时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废府。
起儿漫——西辽耶律大石即帝位处,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克儿米涅。
桂州——南朝梁置桂州,治始安(唐为临桂,即今桂林)。隋唐为桂州始安郡。南宋升为静江府。
桂阳——汉桂阳郡治郴县,辖今湘南、粤北。郡内有桂阳县,即今广东连县,西晋已别属始兴郡。桂阳郡在隋唐时即郴州。郡内之平阳县即今湖南桂阳县,五代后晋置桂阳监,始有桂阳之名。郴州也从此和桂阳之名脱离关系。宋郴州治郴县,邻境桂阳监(南宋为军)治平阳。平阳自明省县入州,从此只有桂阳州,民国为县。此外,宋又在今汝城县地置桂阳县,属郴州。民国改汝城。
桂林——秦桂林郡治所在今桂平西南,今桂林市在郡境北端偏东处,尚未置县。汉改为郁林郡。而以今桂林市为零陵郡始安县。三国分郁林郡置桂林郡,以今柳州为中心。隋桂州始安郡辖境较大,今桂林、柳州均在郡境,并即以始安县为治所。唐有桂州始安郡,又以马平等地置柳州龙城郡,桂柳又为二州(郡)。南宋、元为静江府(路)。明改静江路为桂林府,治临桂。民国废府,改府治临桂县为桂林县。今为桂林市。
桂陵——田忌、孙膑破魏军处,在今河南长垣西,一说在今山东菏泽东北。
桓州——辽桓州以高句丽故丸都城为治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金桓州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两桓州非一地,
郴州——隋置郴州,即洽郴县(今郴州市)。明为府,后降为州。民国郴县。
格尔必齐河——《尼布楚条约》以此河及河源以东的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国界。此河从尼布楚(涅尔琴斯克)东北卓尔纳河附近,向南流入石勒喀啊。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