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幽浮迷踪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第二章(2)

时间:2010-02-22 17:18来源:未知 作者:李卫东 点击:
有人说,因为中国人在农业经济中变得很功利,有用就去信。但全世界农业经济的民族,绝非仅有中国,那么,他们对宗教是否也很功利呢?也有人说,中
  

有人说,因为中国人在农业经济中变得很功利,有用就去信。但全世界农业经济的民族,绝非仅有中国,那么,他们对宗教是否也很功利呢?也有人说,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是因为中国有深厚的文化,老子、孔子等先圣们的理论可以提供终极关怀的需要,所以无需信仰别的什么。但古希腊也有很发达的人文理论,为什么它的后人信仰了东正教呢?

从以上的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有强烈的宗教情怀,但历史上至今没有一种宗教形式可以充分表达这种情怀。直到今天,我们一直还在寻找着。中国人很特殊,是见识过崇高与伟大之后的特殊。

当中国的宗教意识找不着合适的表现形式的时候,反过来就会崇拜实实在在的自己。在中国人的心里,总是回荡着这样一个声音:心外无神,我即神圣!中国人崇拜的人。因此在道家的神谱中,几百位神仙都是死去的人,其实都是鬼魂。中国无神,大鬼即是神。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18

还有一个证明:世界上的许多宗教都在研究人死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唯独中国的道教,在努力研究人怎样才能不死呢!为了不死,中国人几乎把办法想尽了,炼金丹、求仙药、房中术、辟谷食气……甚至,连中国本土医学--中医,也是一种养生医学。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不死,祖辈死了,父辈死了,人就是在死亡当中延续下来的。但是,一代又一代人死亡的事实,并没有削弱中国人求长生的愿望。在肉体不能长生的情况下,中国人转而追求精神上的长生,儒家追求的立功、立德、立言,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长生的愿望。

祖先崇拜对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每逢清明、春节,我们的父辈都要带着我们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在祖先的灵位、墓地摆上一些供品,烧几张纸钱,焚几株线香,哀思随着袅袅的轻烟,伴着声声的抽泣,在空中远去,一直到达灵魂的世界。现在许多人已经不理解祭祖的真正含义,总认为祭祖就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实际上,祭祖的真正含义是追求长久的愿望。

当我们的父辈领着我们祭祖时,不仅仅在于提醒下一代要牢记自己的祖宗,更重要的是,父辈在为我们做榜样,意思是说:小子你看好了!今天我领你来祭祀我的父亲,那么我百年之后,你要带着你的儿子来祭祀我。这样,中国人虽然在肉体上死亡了,却在祖先崇拜之中获得了永生,逢年过节要尽孝,家中发生大事而告祖,有了困难要祈祷祖先,祖先与儿孙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某种方式的永生。

中国人崇拜生命的本身!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神圣。

《左传》文公元年记,“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暝;曰成,乃瞑。” 谥号是死人续存的一种表示,人死入土,唯谥号长留人间,故成公死后还对其十分介意,而对上不上天堂,则表现出一种冷淡的态度。唐前志怪小说中多有宁可偷生人世,也不愿死后为仙、为神的故事。《神仙传》载:“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彭祖问之曰,何不服升天之药。答曰,天上复能乐比人间乎,但莫使老死耳。”同书又载:马鸣生遇难不死,随神人学药医,后入山合成仙药,但“不乐升天,但服半剂,为地仙,恒居人间。”

中国人在骨子里总是希望自己活得长长的,但这种愿望绝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为了寻找,找到那种能够让自己心灵寄托的形式。但中国人究竟想寻找什么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19

中国上述的信仰特点,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虽然许多人批评中国人很奴性,但在骨子里,中国人其实是极端个人主义,极其的独立,他们的思想很难统一。自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统治者很想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儒家上来,可是2000多年过去,至今我们还在提倡,为什么呢?正因为始终达不到目的。凡是反复提倡的,心总是极度缺乏的。因为中国人从来都不愿意按某一种统一的标准来塑造自己(比如仁、义、礼、信等等),那样真的很痛苦,在潜意识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自我。

在这一点上老子就比孔子更了解中国人,他反对孔子的统一标准,主张人要“见素抱朴”地活着,什么这标准那标准,都是扯淡。当年孔子前去拜访老子,老子一见面就说:“孔丘啊,你谈话中提到的这些古代圣贤,都已经死去很久了,恐怕连地下的骨头都腐烂了吧,只剩下这些话还流传于世。聪明的人应该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果生逢其时,那就驾车出仕;如果生不逢时,就像蓬蒿那样随风飘荡,自由自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