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时间是一种幻觉的解释
我们活在时间里,走在空间中,然而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却是一种幻觉。在本质上,根本没有时间、空间这回事(这需要你仔细研读本篇文章及做深入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明白时间与空间的虚幻性,我们要理解“相对论”,以及相对论是如何带给我们“时间变慢,空间收缩”奇异现象的?虽然理解相对论比较费脑力,但却是一件不可思议和十分有趣的事情。
爱因斯坦最早对相对论的思考起始于14岁那年他问老师的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如果我以光速飞行,我的脸在镜子里就看不见了吗?”为了说明爱因斯坦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先做几点小说明:
1.是光子反射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脸
记得我在十岁时,一次一位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快?”结果有说马的,有说鹰的,也有说火箭的。最后大家统一了答案:只有眼睛最快。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一眨眼的瞬间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大山。这一眨眼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理由就这么简单。
这个现象现在看来也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那时不知道是“光”的速度快而已。就是说,那时我们以为看到山,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够”到了山,所以说眼睛去“够”的速度很快。实际上,不是人的眼睛去“够”到山,而是山上反射的太阳光射到了眼睛里。所以,实际的速度是光的速度。
更清楚地说,我们可以想象光是像乒乓球一样的粒子,而之所以你能看到青山,不是青山放射出“光子”射进眼睛里,而是由太阳放射出来的“光子”先射到青山上,再反射到你的眼睛里的。如果没有阳光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实际上,我们永远看不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我们看到的永远是这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而不是物体本身。比如,大家都知道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被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所以,我们之所以会从镜中看到自己的脸,是由灯光或阳光照射过来的光子射到脸上,光子再反射进镜子中,然后光子从镜中又反射进眼睛里,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自己的“脸”。
2.光速不变原理
在爱因斯坦创建相对论以前,人们已经证明了光在任何一个运动系统中的速度都是每秒30万公里。这一定理就被称为“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就是以这一定理为基础创建出来的。这一定理说的是一个什么现象呢?
现在想象你站在一处小型的火车站站台上,一辆火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由西向东行驶。而你的一位朋友坐在火车上,这时他用手向东扔一只乒乓球,这只乒乓球的速度是每秒3米。对于站在站台上的你看到这只乒乓球的速度是“火车30米/秒+3米/秒=33米/秒”,就是你看到是乒乓球是以每秒钟33米的速度向东运动的。而你的朋友在火车中看到乒乓球则是以每秒钟3米速度相对于他在运动。
假设一位航天员静止在太空中,他看到地球以465米/秒的速度向东转动,那么在他看到这只乒乓球则是向东以498米的速度在运动(乒乓球的速度3米/秒+火车速度30米/秒+地球转动速度465米/秒=乒乓球的速度498米/秒)。这样的物体速度简单相加的定理是经典牛顿力学的。也是大家很容易理解的。
而光速不变原理的意思是,假如这个乒乓球换成为“光子球”的话,那么相对于你、火车上的朋友、航天员都会看到“光子球”是以每秒钟3米的同一速度在向东运动。这一点让人感觉到不可能,但事实就是如此。
3.经典牛顿力学与光速不变原理的冲突之处
由以上理解为基础,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矛盾的问题:假设爱因斯坦坐在一艘以光速运动的飞船上,面前3米处立有一面镜子,那么,
第一,如果按照牛顿的理论(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光速30万公里/秒缩短为“3米/秒”),即如果“光子球”以每秒钟3米速度在也以速度为3米/秒的宇宙飞船上运动的话,光子球的速度应该被简单相加为“飞船3米/秒+光子球速度3米/秒=6米/秒”。就是说,光子球的运动速度应该是每秒钟6米。这样光子球就可以追上爱因斯坦的面前的镜子,也会在反射回爱因斯坦的眼睛里,他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