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是个弱势群体,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屡见不鲜,那么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请看下面的内容:
(以下文章摘自:扬州时报)
侵害消费者权益十大怪招
怪招四:花言巧语
王先生花7000多元,在某家电经营部购买了一台空调,空调标识上注明了超低压启动,电压在165V能正常使用。可事实上该空调没有超低压启动的装置和功能,电压只要低于220V,就无法正常使用。
防范措施:别听
不良商家利用与实际不符的样品、虚假的产品演示、说明和虚假广告夸大商品性能等形式欺骗消费者,对于类似无中生有、天花乱坠的广告词,消费者不听也罢。
怪招一:虚张声势
消费者张先生在一家大降价、大甩卖的商店花50元买了一件“名牌”羽绒服,自以为碰上好运。回家穿着时发现该羽绒服不但往外跑毛,还有一股难闻的异味,根本不能穿。
防范措施:别睬
黑心商家为了向消费者兜售假冒伪劣商品,通常以虚假的清仓价、处理价、亏本价造谣惑众,购买时,当慎之又慎,按照《消法》有关规定,处理商品不在“三包”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