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招二:天上馅饼
日前,房小姐拿着中奖通知向消协反映情况,称自己中了一等奖,获奖奖品为一辆轿车,价值22万元。通知上的发奖单位为台湾某公司。房小姐说,自己很清楚这个奖是假的。去年,她的一位亲戚也遇到了类似情况,被骗去奖品公正费、邮寄费、评奖费、个人所得税累计数千元,结果一无所获。
防范措施:别碰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网上购物大甩卖等,谎称消费者中奖,然后,步步为营,向消费者索取奖品公正费、运输费、个人所得税等,此后销声匿迹。对于类似的天上馅饼,消费者的最好方法就是别去碰它。
怪招三:合同陷阱
近日,安徽淮北人陈某以防爆检查组的名义,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协议,免费向用户赠送一种高科技防爆调压阀,向每户骗取安全维护费45元,后因消费者刘先生家的防爆调压阀泄漏起火后才东窗事发。经有关部门检测,这种调压阀为不合格产品。为逃避查处,防爆检查组的全班人马怀揣10多万元安全维护费连夜蒸发。
防范措施:别钻
不法分子通常以出售良种、高价回收、免费提供高科技产品等为幌子,进行合同欺诈,得逞后溜之大吉。因此,在签订相关合同时,应到相关部门对对方的资质及合同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咨询,切莫钻入合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