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五五”普法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6)
时间:2010-06-13 20:02来源:未知 作者:黑桃花 点击:次
53、逮捕犯罪嫌疑人由哪些机关批准和执行? 答:批准机关只能是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执行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 54、民间俗称打官司法律上怎么称谓
53、逮捕犯罪嫌疑人由哪些机关批准和执行?
答:批准机关只能是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执行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
54、民间俗称“打官司”法律上怎么称谓的?
答:诉讼。
55、什么是公民的平等权?
答:所有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都不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公民都不得强迫其他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简言之,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6、什么是公民的政法权利和自由?
答: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民主生活的权利及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见的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57、什么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答: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58、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
答: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59、什么是公民的批评权?
答: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60、什么是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答: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公民个人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退休权、获得物质帮助权。
61、什么是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答: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作为权利,公民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就有权进入各类学校或通过其他教育设施和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任何人包括其监护人在内都无权剥夺公民受教育权。同时,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公民又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一定形式的教育设施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其监护人也有责任帮助公民接受教育。
62、哪些财产属于公共财产?
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与集体财产。
63、什么是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育秩序和生活秩序。
64、社会公德中的“五爱”指什么?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65、什么是社会主义公德的主要内容?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66、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有哪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