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有多大?

时间:2010-08-08 18:29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佳宁 点击:
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有多大? 2001-06-14 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亮点 上海基础设施的改善、国际化程度的增强和相对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使得国际直接投资愿意进一步
  

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有多大?

2001-06-14

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亮点

上海基础设施的改善、国际化程度的增强和相对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使得国际直接投资愿意进一步选择上海。2000年上海成功地吸收合同外资4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越南吸收实际外资的3倍和俄罗斯实际吸收外资的62.5%。引人注目的是,在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或地区总部不断移入上海这一势头的带动下,外商在沪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已由工业、金融、商业、贸易、房地产等领域进而渗透到运输、文娱、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科技和农业等几十个较新的领域,一批国家试点性质的中外合资商业企业、外贸公司、合作办学机构乃至医院――――上海东方兰氏医院有限公司的运作,都已在上海进入相对健康和稳定的状态。

在外资成为上海经济推进器的同时,上海对外贸易出现了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最兴旺的局面。2000年前10个月,上海外贸出口就已经达到20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1%,整整提前2个月完成年初制定的20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后来这一目标被修正为240亿美元,最后统计则超过了250亿美元。有人预计2001年上海外贸的进出口总额将超过600亿美元大关,并保持适度顺差。

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发育方面,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标志着上海和世界经济的直接联系进一步密切。2000年11月27日,上海港2000年以来的国际集装量吞吐量历史性地完成了500万标准箱的目标,成为中国首个一年之内突破500万箱大关的集装箱港口。亚太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集装箱吞吐能力的提升既是“走出去”的战略手段,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进步的战略跳板。目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占中国沿海港口总量的23.3%,并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2000年以来,上海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协同中外船公司增辟新航线,使国际集装箱航线达到16条,每月航班突破了1000班,覆盖了欧、美、非以及地中海、东南亚等12个航区。照此趋势发展下去,2001年上海将成为继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之后排名世界第五的集装箱枢纽港。

上海经济在国际化进程之中,不仅为自己找到了发展空间,而且也为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界提供了商贸舞台,会展已经成为上海这一亚洲明星城市的崭新的亮点。除了传统的华交会业绩有新的攀高以外,2000年10月下旬的第二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届“工博会”体现出了很高的国际化水平,7000余名境外客商纷至沓来,美、德、法、日和以色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大集团、金融风险投资企业也踊跃参会,成交总额达220亿元人民币,其中产品交易60多亿元、技术交易60多亿元、产权交易60多亿元、境外投资30多亿元,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交易、技术交易和产权交易三大交易品种并举的局面,并且突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鲜明主题。

上海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文化市场理念也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国际形象,不惜代价治理苏州河的举动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对于汽车排放废气量的控制决心,以及对于垃圾分类处理机制的探索,都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发达国家环保类专业跨国公司的合作愿望,这使得上海的投资环境显著改善。文化市场的发育是都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一个不可绕过的高地,从2000年早些时候的上海悉尼双向卫星传输音乐会到该年末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亚洲音乐节、上海国际电视节等重要文化盛会,不仅使文化产业在上海从可能变成现实,而且将引起西方社会对上海国际品味的重新审视。

上海提升竞争力四大机遇

上海市统计局最近的公布表明,上海的人均GDP在2000年已经突破了4000美元,实际经济增长率即GDP增幅也又一次达到二位数。上海经济的实力和增长水平在全国是绝对领先的,然而上海的发展要继续上一个台阶也由此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为基数大了,往往需要更大的动力去推动它,为此新的动力型因素值得上海经济界在新的年度里予以重视。

1、入世因素

由于入世态势的不可避免,上海这一中国经济的龙头越来越处在国际经济力量尤其是西方七国朝野和大企业的关注之中。之所以看重西方七国,是因为这七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除了美国有所放缓以外,其他6国都将在2001年呈现出经济复苏状态,其资金流量将加速、市场需求将趋暖、对外合作兴趣将增强,这就为上海提供了一个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北方俱乐部成员(即富国)直接对话的机会。在以往上海所吸收的外资中,港台和华人企业流入的资金占据了绝对多数;而在中国入世前后,西方资金将大规模涌入上海,不但有助于改变美欧资金分别只占上海外资总量10%和7%的偏低局面,而且将使上海吸收外来投资的数质量都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如果不和最有实力的国家和企业合作,上海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结构水平只能是句空话。而入世因素,对上海最大的帮助就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在发现中选择就是新的发展。

2、APEC机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个相对宽松、自由蹉商的区域性论坛,它所推进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和经济技术合作在某些方面对上海更富有现实意义。如1995年的APEC大阪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承诺将试行中国外贸领域的对外开放,结果三年后三家中外合资的大型跨国外贸公司中有二家落户在上海。2001年对上海来说就是APEC年,除了高官会议(大使级)、部长级会议(外长、财长、贸易部长、科技部长等)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10月的第9届APEC峰会)外,还会有一系列的工商论坛和企业峰会。除了美、俄、日、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及东盟诸国领导人和政府要员与会外,大批跨国公司领导人和海外记者将云集上海,其效应要远远超过1999年的财富论坛浦东年会。除了对旅游业、会展业和上海国际形象的直接意义外,各种新的产品、新的信息、新的政策、新的经济运作方式都将在上海的APEC场合集中展示,这等于在家门口为上海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大量机会。

3、美联储降息

美国是APEC的重要成员,目前的亚洲经济还离不开美国。美国在今后10年间还将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也有可能替代日本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经济合作伙伴。对上海这一中国经济的龙头来说,美国也是主要的海外市场、外资来源地和技术合作的伙伴,所以美国经济保持良性增长对上海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是极其重要的。2001年的上海人比以往更加关注美联储的行动和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影响,2001年上半年,美联储接连五次宣布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目前基准利率已由6.5%降到4%,估计在年内还会有一次降息行动,这样有可能使美国在2001年的GDP增幅达到2%左右的水平并实现软着陆。很多人都注意到上海居民的私人外汇储蓄已突破100亿美元的规模和美联储降息激活了上海的汇市,其实更大的意义还在于美联储降息使美国企业和亚洲企业对未来有个较好的预期而不是预警。这使得上海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放大,上海直接和美国大企业的合作也将在较为乐观的景气中有更新的起步,而这意味着更多的订单。

4、构建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目前已经和世界上1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2001年的伙伴数还会有新的发展。在上海企业还未在全球实现产地销、销地产之前,上海口岸的远洋航线也就是上海经济对外合作的生命线。20多家世界级的轮船公司已经不惜先期巨额亏损而抢摊上海,使得上海在2001年开始成为以集装箱运输业务为主的国际航运中心有了实际可能。200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业务量达到550万标准箱的新水平,不仅超过了韩国全国的海运业务量(为485万标准箱),而且使自己一举跻身国际大港行列。目前在国际航运界,上海港已经获得了和鹿特丹、纽约、东京相提并论的地位,这在二年前却还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而2001年,上海港的吞吐量将有可能突破700万标准箱,到2004年上海则将成为突破1000万标准箱的世界级大港,成为香港、新加坡之后的世界港口第三强。 

作者:王泠一来源:经济日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