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哲学思考(8)
时间:2010-08-08 18:30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佳宁 点击:次
认真研读企业文化理论,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
认真研读企业文化理论,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因此,企业精神就是我们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
纵观中外著名企业,他们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时,都十分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企业精神,但海尔并不是把企业精神当作口号来喊,而是用案例来诠释企业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他们的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
敬业报国这种精神首先在他们领导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84年,张瑞敏第一次出国到德国考察,当他看到市场上的中国货除了烟花爆竹,别无它物外,心里就有一种流血的感觉,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创出名牌打到国外去。创出名牌,报效国家,这种信念十多年来一直激励着张瑞敏。他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海尔的事业中去,不是工作就是学习,身体力行倡导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感染教育了海尔的每一名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
而追求卓越就是持续不断地创新,永远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海尔人认为,观念创新是先导,战略创新是方向,技术创新是手段,管理创新是基础,市场创新是目的,组织创新是保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海尔人有这样的企业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地开拓进取,才使得海尔成为中华民族工业的骄傲。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IBM公司的“IBM就是服务”的企业精神享誉全球。从一开始,IBM就十分注重对用户设备的维护保养,但在沃森一世时,IBM对用户机器的维护保养是一种事后补救的制度。汤姆?沃森在担任了主管销售的副总裁之后,认为事后补救的维修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应该建立预防性的维修制度,也就是对用户使用的IBM计算机,维修人员定期上门检修,汤姆?沃森的意见引起了沃森一世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定期巡回检修是在“修理没坏的东西”,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因而不同意汤姆?沃森的主张,父子二人为此还吵了一架,汤姆?沃森离开后,沃森一世冷静下来一想,自己的看法也未必正确,在认真听取了主管促销工作的杰克?肯尼的意见后,沃森一世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从那时起,IBM的定期巡回检查制度就建立了起来并一直坚持至今。
IBM的管理者谦虚地认为,IBM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原因就是全心全意地为用户服务,用户不仅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而且还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从海尔和IBM这两个著名的企业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精神是如何激励他们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而他们又是多么注重企业之“魂”的精心塑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