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中国入世后香港的三个定位

时间:2010-08-08 18:45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饺子 点击:
中国入世后香港的三个定位 2001-07-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指日可待,作为中国的前沿窗口,香港的作用将如何变化?笔者就最近香港经济情况采访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
  

中国入世后香港的三个定位

2001-07-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指日可待,作为中国的前沿窗口,香港的作用将如何变化?笔者就最近香港经济情况采访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 

据综合消息,香港经济2000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4.1%,迎来了12年里的增长高峰,2000年全年又创下了10.5%的高增长纪录。香港经济度过亚洲金融危机?出现高增长,是由于贸易的扩大和区域内民间消费的恢复。但美国经济减速、东南亚需求增长放缓、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这些都对今后的香港经济构成了不稳定的因素。在今年3月香港财政司司长发表的预算报告中,因考虑到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预测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4%。 

中介地位不会改变

 香港经济今后走势如何,仍然要看金融和贸易自由体制的维持,房地产、物价和失业率等国民经济基本条件的状况,以及?香港对外贸易过半的中国内地经济今后的走势,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香港带来的影响,当然也不能无视要成为新的亚洲信息技术中心的香港,其经济结构转换可能发展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1999年香港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高达231亿美元,在亚洲仅次于中国内地,位居第二。美国《财富》和《华尔街日报》等经济报刊杂志都认为,香港是亚洲最适合从事贸易的场所,是对外国投资最开放的市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为香港引发一次新的经济腾飞的机会。香港是通往中国内地的南部窗口,跨国公司要朝中国市场迈进,其第一步很可能要借重香港这个理想贸易场所。对那些与中国贸易往来经验较少的海外中小企业来说,香港投资推广署和香港企业所提供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向内陆发展,内地的一些主要城市发展很快,与海外的接触也变得直接,这样,香港的贸易中介作用是否会相对减弱?香港的经济地位是否会受到挑战?鉴于此,香港应该如何为自己定位?我们认为,就如曾经一路走来的日本那样,除东京以外还有大阪等多个国际商业中心。10年、20年后,香港作为与上海等城市?驾齐驱的市场基地不但不会改变,而且其功能还将增强,特别是从香港金融中心机能、完善的法律和税制及信息自由度看,其优越性今后仍将保持。 

迅速建立“超级商贸网”

香港要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为香港建立起一个“超级商贸网”。香港的整体结构就是私人企业最佳的发展基地。以前的50年是这样,以后的50年还是这样。经济转型是必然的,香港经历过多次转变,制造业转去内地、市场推广网络及机制很大部分放在海外,现在的香港搭起了服务的平台,GDP中八成五由服务业带动。但不管怎麽变,私人企业的主脑仍在香港;而营商的主脑在哪儿,便决定了香港未来的定位。我们认为,香港的结构最适宜全世界,包括为内地私人企业做发展基地,成为私人企业的聚集地。香港理应有创新思维,成为外资企业到中国、中国内地企业往国外(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资本家首都”。 

中国“入世”后,其贸易平均每年会有14%的增幅,整体贸易在未来5年内将翻一番,香港新的飞跃将由内地逐步开放产品及服务市场启动,贸易就成了香港长期的“饭票”,是香港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不会衰退的产业。贸易是在外面的市场争取机会,赚取的是外汇。过去几十年香港的经济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产、股票的发展,但这只是“塘水滚塘鱼”,玩的是自家人把戏。在中国“入世”的关键时刻,香港应当重新定位,把贸易放在战略发展的地位。对贸易的定位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分。 

在贸易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参与这一竞争,一是需要吸引外来公司,产生更多私人企业,产生更多职位,同时也要引进人才。香港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以往那种扮演简单中介人的角色,而要迈向高增值的商贸,把香港发展为一个高效能的产品、服务、资金及创意的超级商贸平台。中国“入世”后的5至10年间,相信有大量的外资企业要在中国投资经营,也有大批的中国中小企业到海外去投资,香港作为中介服务的空间可以说广阔无垠。香港与海外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商贸网,与内地也要建立起良好的商贸网,?最终将两个网络对接。这是一个香港、中国内地和海外跨国公司“三赢”的局面。 

建成真正信息技术中心 

关于信息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振兴措施,恒生银行资深经济学家关永盛说:“把数码港、科学城、中药中心等知识集约型的研发机能集中到香港的设想决不是梦想,但如果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完善状况和人才培养情况,这个设想就不是4年、5年就能实现的。”他说:“由于房地产业行情低迷,出现了人才朝信息技术领域转移的动向。”香港财政司司长最近在讲话中也指出抓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通过向内地招揽专业人才,完善香港人才基础的方向。不过,实施这些举措尚须假以时日。 

笔者则认为,光靠发展信息技术,较难带动贸易的整体性进展,就连网络贸易单独成长的馀地也很小。因此,如何将IT(信息技术)与FT(金融技术)和LT(逻辑技术)有机地联合起来,这将对香港今后的贸易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香港是一个具有天然发挥地区活力的地区,是世界金融中心,在物流方面也非常发达。当自由港的优势与信息技术、金融技术及逻辑技术合为一体时,香港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中心。 

来源:和讯财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