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经济学 >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殊途同归?

时间:2010-08-08 18:46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纽带 点击: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殊途同归? 2001-06-20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殊途同归?

2001-06-20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是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比较,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讨论的重点。1997年后,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当大家普遍认识到启动民间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时,温州的民间投资一枝独秀,这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老资格的农村问题研究专家陈锡文对两个模式的经典代表作都进行过调查。陈锡文前段时间还询问了苏南模式中最极端的代表、著名的华西村老舵手吴仁宝,这位创造了集体致富典范的老书记一点不含糊地说,一国可以两制,一村不可以两制。华西村就是要坚持搞集体经济。而温州的龙港镇则创造了“事业兴旺发达、政府一毛不拔”的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温州模式。据说龙港镇的第一任陈姓镇长,15年前,上边只给了他4000元钱的开镇费。陈镇长聪明地拿这点钱去同济大学请城市规划设计师画了张图。如今,该镇从3000人发展到12万人,累计社会总投资达70多亿元,成为农民建设小城镇的典范。

经济学家们认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启动期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鱼米之乡的苏南就有搞集体经济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国有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人才都被本单位锁在笼子里,苏、锡、常地区占尽了上海星期六工程师的便宜,成为上海智力及技术技能资源的强辐射区。而作为海防前线的温州,一无国家投资,二无集体家底,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连弱辐射的光也沾不到。能吃苦的温州人只能选择以家庭作坊和小商品专业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以离土不离乡的家庭工业和离土又离乡的千军万马闯市场的自产自销方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人们发现,苏南、温州两个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区其实一直在不间断地修正自己原有的不适应市场、不产生效益的旧模式。在国内市场日益国际化的残酷竞争中双双脱胎而出,形成了新苏南、新温州模式。

这里有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乡村企业资本金结构的省际比较结果是:江苏的外商资本增长更快,而浙江则以个人资本见长。

改革开放到今天,苏南、温州成为中国积累财富最成功的地区。他们分别以集体和个体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抓紧机遇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仅就这两个早年间的传统模式看很难说哪个更能代表中国的普遍情况。

最近几年,苏南、温州模式被两地人民不断地填充新内涵――都在转向股份公司为主的现代企业,都在努力挤占国际市场份额,都在挺进高科技,二者之间差异趋于淡化、模式趋向同化随着经济转型成为趋势。人们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个别地区特定阶段的发展模式所能给出的启示是有限的,试图推而广之更不合时宜。放眼未来,明晰的产权和规范的竞争行为,将成为各地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混合所有制,统一市场,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将成为近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走向。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认为,经济学家们从理论的角度可能更关注的问题是:苏南大面积改制是怎么发生的?如何做到股权公平?谁来制定游戏规则?对国有企业有什么影响?民族私人资本如何走向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其转变有哪些不同案例产生了不同结果?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什么影响?能否找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共性基本要素?在几个模式中政府职能的界定、经济合同的运用、优秀企业家的产生等问题同样也令人关注。

背景资料

苏南模式:通常的理解是指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有的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的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种组织方式将能人(企业家)和社会闲散资本结合起来,很快跨越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发展。不可否认,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政府直接干涉企业,动员和组织生产活动,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因而成为首选形式。

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在温州地区,由于集体资源有限,人们通过市场自发组织资源的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主要采取家庭工业的形式配置资源。温州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一方面便于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在进行民间资本的原始积累。相对于政府组织资源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规模比较小,生产的产品也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为主,与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资本主义组织资源的方式比较接近。但这种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形成这种资源组织方式的一个前提是要有比较发达的资源市场。温州很注意对专业化市场的培育,其中的民间资本市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州模式是发展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 

作者:晓平来源:中国信息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