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人物介绍
John McCarthy:1927年9月4日生于美国波士顿,计算机科学家与认知科学家。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1971年图灵奖得主。
--1948年,加州理工,数学学士
--1951年,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
--1956年Dartmouth会议的发起人(该会议被视为AI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标志),1955年在为该会议写的建议书(与Minsky,Rochester和Shannon一同撰写)中提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从而被视为“人工智能之父”。
--1958,发明Lisp编程语言(该语言至今仍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使用)
--1960左右,提出计算机分时(time-sharing)概念
--1962~2000(退休),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后期工作主要关注常识和非单调推理。
--1965~1980,斯坦福AI实验室主任
--1971因对AI的贡献获图灵奖。
--1985获得IJCAI(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颁发的第一届"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可看作是AI的终身成就奖)
--1990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Award)”
出版书籍:
《Formalizing Common Sense》,1990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542872/)
参考:
维基页面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McCarthy_(computer_scientist)
个人主页 http://www-formal.stanford.edu/jmc/ (其主要论文都可以从该主页下载)
其中:
“WHAT IS AI(什么是人工智能)”(http://www-formal.stanford.edu/jmc/whatisai.html)是一篇很好的AI入门读物
=========== John McCarthy 的生平介绍 ==========
以下内容来自《ACM图灵奖:1966~2001》(http://www.douban.com/subject/1649502/):
1971年的图灵奖授予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的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
麦卡锡1927年9月4日生于波士顿。他的父亲是一个爱尔兰移民,做过木匠和渔夫,同时也是一个发明家和工会积极分子,拥有捻船缝机和桔汁冷冻机两项专利。麦卡锡的母亲是来自立陶宛的犹太人,热心于女权运动,当过记者。夫妻两人在20世纪30年代都曾参加美国共产党。受父母的影响,麦卡锡对社会问题也比较关注,参与过在加州的Palo Alto创办自由大学的活动,倡仪过修改“人权法案”(the Bill of Rights,这是美国于1789年通过的对美国宪法的第一次修正案)。但与他在计算机科学上所做的工作和贡献相比,麦卡锡主要还是一个科学家而非社会活动家。此外,麦卡锡还喜欢攀岩、跳伞、驾驶滑翔机等有刺激性和危险性的运动,曾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维拉·沃特森(Vera Watson)一起攀登过世界上不少大山高峰。沃特森是一位程序员,也是世界知名的女登山运动员,是第一位独自攀上西半球第一高峰、位于阿根廷和智利边界的安第斯山脉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的女性,后来在一次攀登位于尼泊尔中部的阿那波尔那峰(海拔8075米)的妇女探险活动中不幸遇难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