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辅导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电脑制作,应成就学生多彩生活
——参加第十一届潍坊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辅导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
2009年12月12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一届潍坊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辅导教师培训班。本次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从我内心里感受到本次学习是一次充实的学习,一次技术和观念大幅提升的学习,一次具有深刻导向性和推动性的学习,是一次受益匪浅的全面提高辅导教师的水平和技能的学习。下面,我将本次学习的一些体会作阐述如下:
一、创意来源生活,厚积才能薄发。
在本次培训活动中,多位专家一直提到,而且多次提到了一个字眼:“创意”。创意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有了独特的创意,这件作品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特性。创意来源于什么?专家告诉我们,创意来源于对生活无微不至的观察和一丝不苟的思考,以及大胆独特的联想与拓展。有了这些,学生们才会从或平凡,或动感的生活中发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素材、想法、创意。就像培训专家向我们展示的百事可乐和麦当劳的广告创意一样,从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从发现中提炼,从提炼中构思,从构思中得到所需要的灵感。
但这种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精彩创意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随性而为所能达到的。这需要学生们在教师的辅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引和训练,形成一种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经意中,从生活和身边的小事中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脑制作作品的创意。而这种训练应该如何进行呢?我认为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细于观察的习惯。第二步,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和学生本身的观点进行梳理、思考和再提升。第三步,培养和引导学生对梳理过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联想和拓展,最终形成与众不同的创意。这三步只是我在培训过程中对专家的观点的一点粗浅的思考,具体的做法,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以期形成一种培养和引导学生敏锐观察和独特思维习惯的一种方法。
好的创意的发现和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发现和思考,最终形成学生的一种能力。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电脑制作活动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网页、电子报刊等作品的不断发展,已经由原来的简单的知识的收集和整合发展成为以电脑制作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为基础,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有利条件,为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的精神态度以及积极探索,奋斗不息等素养的形成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