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后,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主日),2004年是在4月11日。教会从2月25日圣灰礼仪(也称封斋期)这一天进入补赎的日期(四旬期),即复活周期的开始。整个周期经过四旬期、复活期(复活前夕),直到五旬节(圣神降临)结束,被称为复活节循环周期。其间整整40天教会都引领信徒祈祷、默想、作补赎,准备自己的心灵,以补赎的精神,准备庆祝耶稣复活的那一天。复活节的礼仪庆典主要有三天,也称为逾越节三日庆典。
庆典第一日
也就是星期四(圣周四)今年圣周四是在4月8日——主的晚餐纪念日。这一天要举行纪念主的晚餐弥撒,庆典弥撒在晚间举行。主要是为纪念主的最后晚餐,他建立感恩祭,以及出自爱心的服务榜样——为门徒洗脚。整个教友团体都要参加这台弥撒。除了早晨在主教座堂举行的圣油弥撒外,通常这一天不可再举行其他弥撒。但“为了牧灵方面的需要,本地主教可在圣堂、公开小堂,举行另一台弥撒;假如真正需要,也可以为晚间无法参与弥撒的教友,在午前举行一台弥撒。”教会这种规定主要在强调感恩祭的惟一性和加强教友的团体意识。圣体圣事原为合一的圣事,这规定也表现出教会牧灵性的关怀,尽可能使所有教友参与这台纪念弥撒之原始的弥撒。庆典第一日的礼仪主要有四部分:
(一)进堂式。本弥撒进堂咏对经取自保禄致迦拉达书(六,14),指示出复活节三日庆典的总主题:“我们要以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而夸耀,靠着他,我们才能得到救援、生命和复活。藉着他,我们获得了解救和自由。”他表达了逾越奥迹整个幅度,痛苦与荣耀,死亡与新生,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因此,在受苦受难之中,已经呈现出得救的希望、复活的喜乐。这台晚间弥撒揭开了“三日庆典”的序幕,引领教徒进入耶稣的苦难,两天后,再与他一起进入新生,分享复活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