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的批工是很复杂的工艺过程,必须尽力保留原石的最大重量,排除或掩饰原生的缺陷,考虑原石的多色性,使宝石发亮或使颜色变浓。
许多彩石,即使不加工,或呈单晶体、晶簇和矿块状的,也很漂亮。它们可作为绝好的标本。
宝石,特别是某些品种的宝石和某些颜色的宝石,价值很高,这就使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人工改良的天然宝石、合成宝石和新的人造材料,甚至形形色色的仿制品和赝品。所谓人工改良,一般是指用物理方法,如用电子流、伽玛射线等照射,以及热处理改变宝石的本色或使其颜色变浓。一般是把几种物理方法配合起来:照射可使矿物具备必要的颜色,而同时或随后的热处理可提高颜色的耐久性并能使宝石发亮。目前,利用物理手段影响晶体颜色中心而改良彩石颜色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改良后的原石仍被认为是天然宝石。
还有一种改变颜色的方法,就是用各种有机或无机物质浸泡宝石,使其染色。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加强某些有微孔隙的不透明石料(绿松石、硬玉、玛瑙、蛋白石等)的颜色。
有些彩石(如琥珀、绿松石等)的碎屑经加压、胶结后能结成大块。但其价值比天然的低很多。
人造宝石,尤其是用铬、钛、钴等生色团染成红宝石、蓝宝石和翠绿宝石样子的人造刚玉,目前在宝石业中起很大作用。刚玉可以很容易地与其他难熔矿物用熔融体合成。如铝镁尖晶石,它主要被染成蓝宝石、锆石、祖母绿等样子。用熔融体结晶法还可以合成自然界所没有的许多新的饰用材料,如石榴宝石。这些石榴石都是透明的,可以被染成美丽的颜色,且硬度高,分光系数大,能显现变彩。
在高温高压下,用碱性水溶液能培养出透明的、染成各种颜色的石英晶体,其中包括具铁-碱颜色中心和天然矿物一样的紫水晶。用热液法可以得到刚玉和绿柱石(祖母绿)。法国吉尔松实验室还合成了宝石级蛋白石和绿松石。但至今还没有生产出人造饰用金刚石(钻石),虽然可以按超高压石墨合成小颗粒工业用金刚石的工艺进行生产,但经济上不合算。
合成宝石的产量很高,在有些地方,合成宝石实际上已取代了天然宝石。目前价格较高的只有人造祖母绿和贵蛋白石。
仿制品是用外表相似但便宜的天然宝石或合成宝石冒充真宝石。如用无色锆石仿制金刚石,用尖晶石和镁铝榴石仿制红宝石等等。
还有许多赝品,如用彩色玻璃冒充透明宝石,用塑料、树脂冒充琥珀、绿松石、青金石等。还有半赝品,这是为了增加宝石的重量而制造的胶合物:一般是把真宝石的下部粘上合成品、水晶甚至玻璃,再镶进边框内。
彩石原料资源在世界分布极不平衡。98%的金刚石产自非洲,那里还有大型祖母绿矿床、紫水晶矿床等等。亚洲有世界闻名的大型红宝石矿床、翡翠矿床。澳大利亚以贵蛋白闻名,至少占世界贵蛋白产量的95%,那里还有特大型蓝宝石矿床。北美洲有绿松石矿床、电气石矿床、软玉矿床。南美洲是祖母绿、绿柱石、黄玉、玛瑙、紫水晶的主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