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和大家谈谈官场中称兄道弟的危害。
观点1:
官场不要称兄道弟:
眼下,“官场”上称兄道弟之风大有愈刮愈烈之势。在餐桌上,一听说是老乡、战友、校友或是老乡的老乡、朋友的朋友、战友的战友,等等,立时就亲热起来;数杯酒下肚后就开始老哥老弟地叫了;进而互通信息,谁谁当了什么长、某某升了多大的官;酒席将散,豪言此起彼伏,“一定到我那去,带着嫂子、孩子,吃住我全包了”,“老弟,有事说话啊,在咱们那,不管什么事,全能搞定”,“啊,这顿饭没白吃,认识这么多朋友,到时候我肯定找你们去”。言之凿凿中就把“兄弟”关系带到了“官场”上。
其实,老乡、战友、校友等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称兄道弟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称兄道弟的关系一旦进入“官场”,就会变质、变味。其一,极易出现“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血缘宗族现象和拉帮结伙、培植亲信的宗派现象。因为是“兄弟”关系,一遇到实际问题,什么党的原则、人民的利益统统忘到了脑后。倘若这种现象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出现、蔓延,那将是何等景象,可想而知。其二,极易出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吏治腐败现象。因为是“兄弟”关系,尺度的伸缩性就变得十分随意了,门就变得宽了。试想,果真如此,我们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就不言而喻了。其三,极易出现欺上瞒下、官官相护,甚至相互包庇、纵容的“官场”腐败现象。因为是“兄弟”关系,即使犯了错误,甚至触犯了刑法,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逍遥法外。若是如此,党和政府的形象不仅要遭到严重玷污,到那时,老百姓又何止是骂娘呢?
说到底,“官场”称兄道弟之风,是封建思想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反映。因此,必须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否则,不但党的事业受损,一批干部也会因此而毁掉。
观点2:
官场不宜“称兄道弟”:
据《天府早报》报道,四川省人大代表、民革自贡市委副主委曾朝章在省十届人大二次全会上呼吁,“禁止党政部门人员称兄道弟”。我认为,这一提议好。
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满口的“大哥”、“老弟”,对上级不叫领导而叫“老板”,甚至有的人还直接叫“干爸”、“干妈”,这是一种江湖习气,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它容易形成官场的庸俗风气,如诱发人身依附观念的死灰复燃。尤其是领导干部,在日渐频繁的“老板”、“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