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例讲的是关于遗产的纠纷问题。
人物介绍:
主持人:张绍刚
嘉宾: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马宏俊
主持人:
我们今天案子当中会讲到一位老人,73岁老人在去世之后,按照常理他的遗产应该是由自己的子女获得,结果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老人把自己60多万的遗产都赠与了一个和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女人,不光是遗产甚至于包括自己的骨灰都交由这个女人来处理。
这个女人是谁?为什么老人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面对老人的这个决定,老人的女儿又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来看一下今天的记者调查。
2004年11月23日,73岁的胡宗良病逝了,他留下了近60万元的遗产和一份公证遗嘱。当老人的亲戚看到这份公证遗嘱的时候都感到非常的震惊。这份遗嘱的内容让胡老先生的两个女儿感到意外,尤其是小女儿胡青更是不能接受。
胡宗良老先生在遗嘱中交代,他死后将他所有的财产,一套109平方米的住房、住房内的所有家具、电器、生活用品、衣物以及所有钱财全部赠与保姆张爱兰小姐并且骨灰也由她处理。
这就是胡青的父亲遗赠给保姆张爱兰的那套房子,看得出这里装修得很好,听说前不久保姆还住在这里。保姆张爱兰说自从2003年年底胡老先生患病住院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到2004年年底胡老先生病逝,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她在胡老先生的身边悉心照料。胡老先生在遗嘱中也是反复提到住院期间,只有她(张爱兰)坚持在我身边照顾,体贴我、安慰我, 让我好好养病,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在医院里得到最好的治疗。
事实上,胡老先生的亲生女儿忙于工作,虽说也来看望父亲,但是并没有时时刻刻陪在父亲的身边,这点胡老先生的主治医生和他的说法一样。医生肯定张爱兰对胡老先生的照顾比较细致、比较周到。
在胡老先生长达3页的自书遗嘱中,他没有提及任何一位亲人甚至他的女儿胡青。
“我死后将我所有的财产全部赠送给张爱兰小姐。”
张爱兰说,胡老先生之所以把遗产全部留给她,一是出于感激,二是因为胡青在胡老先生生前没有尽到做女儿的义务,所以胡老先生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就是那一年,2003年的过年春节,胡爷爷的女儿(胡青)吃了饭大概坐了十多分钟就说有事走了,之后胡爷爷看到了隔壁床上,他们家有三四个女儿围着照顾自己的亲人,胡老先生想为什么人家养的女儿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在旁边这样照顾,这个节日为什么自己就得不到呢?
不仅如此,张爱兰的手里还有胡老先生生前写的这样一张纸条可以证实她的这种说法,老人在纸条上这样写道:她(胡青)不是我的女儿,我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羞愧,她来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得到遗产,所以对我毫无父女亲情,现在一放手什么都完了。父亲的笔迹胡青很清楚,张爱兰拿出的字条不像是假的,因为胡老先生做了气管切开手术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所以用文字传情达意,这成了他与人沟通所能选择的惟一方式,但是让胡青迷惑的是其实父亲也给自己写过很多字条,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和给张爱兰的那张截然相反。胡青说保姆张爱兰拿出的那张字条并没有标明是什么时间写的,而自己手里的6张字条是父亲在病床上这一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写给自己的,她都珍藏了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就在胡青还在为字条的事情感到疑惑时,保姆张爱兰明确表示要依法接受胡老先生的遗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