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间故事 > 历代名女 >

孟母:浑身都是母性

时间:2010-07-27 14:34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皮毛 点击:
孟母:仉氏,其子孟轲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幼年丧父,仉氏守节,家庭贫困,但为了让孟子能有一个良好学习环境,曾迁居三次,培养孟子养成良
    

  孟母:仉氏,其子孟轲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幼年丧父,仉氏守节,家庭贫困,但为了让孟子能有一个良好学习环境,曾迁居三次,培养孟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促成孟子在日后能够成为一代宗师。

  从前看杨绛的《洗澡》,先是喜欢玲珑心肝的姚宓,继而喜欢姚老太,后者神光不露,无迹可寻,就像《天龙八部》里的灰衣僧人。也不用问女儿,她悄悄地就把女儿发给许彦成的眼神无线电给接驳上了,不动声色地差点赚了一个便宜女婿。到底是智性女人,对女儿的心事也熨贴得那么好。见过替子女找对象的,没见过替子女谈恋爱的。

  美国戏剧家奥尼尔曾经这样勾勒:“一个强壮、安静、肉感、黄头发的女人,二十岁左右,皮肤鲜洁、健康、胸部丰满、胯骨宽大。……她嚼着口香糖,像一条神圣的牛,忘却了时间,有它自身的永生的目的。”我想,这就是地母该亚的形象吧。这样的体格,适宜生养,能够挑水担肥养家糊口,而且那一点点的迟钝,刚好铺展着一种单纯而驯服的气质。简而言之,她浑身都是母性。不过,中国长得像母亲的人不是这样的。她们连那点性感都不需要了,直接就是一张寡淡温和而没有特征的脸,热毛巾抹一把五官就没了,反正她们的色彩是在孩子身上闪耀的,比如李纨。中国最著名的母亲孟母想必也长得如此。

  孟轲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才定居下来了。“孟母三迁”一直成为教育界的成功典范,当然,孟母也成了房地产营销的代言人,常有自恃靠近名校的楼盘借用孟母来说事。其后,孟母用剪断织布的老办法来“断机教子”,又劝阻了孟轲休妻,把儿子驯得服服帖帖,终成大器。

  孟母还对儿子说过这样一段千古名言:“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意思是叫儿子不必理她,该去哪去哪,该干嘛干嘛。这句话被标榜为三从四德。从二十岁左右的新寡一直熬到古稀之年,我们无从揣测孟母这些年的心情。像李纨那样衣食无忧一大家子小姐太太一起玩儿着来守节,都已经被园子里的姑娘视为“神人”了,何况孟母还饿着肚子供儿子读书。孟母把一切可能的爱情都给了儿子,儿子就是她的情人。孔子母亲颜征顶着未婚妈妈的名头,也是守了二十多年的寡才云开见月明的。在女人不能走出门去实现自己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时代,她们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丈夫或孩子调教好。

  所谓“妻凭夫贵”、“母凭子贵”,女人并非没有和现实社会议价的资格。

  母性据说是女人的天性。那些有爱心的女子,总是暖洋洋地往外发散着光芒,除了对孩子,她们的宽厚往往让情人福泽更深。重读《洗澡》,发现许彦成和姚宓不过是一对偷情者,倒是被讥为浅薄的许彦成太太杜丽琳才真的是心胸开阔、宅心仁厚。说到底,尽管许彦成不一定心甘情愿,但“标准美人”杜丽琳包容的母性,还是击退了姚宓这种小龙女般一尘不染的年轻女人。他离不开这种温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