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间故事 > 专题故事 >

浅谈中国近代期刊的收藏与研究

时间:2010-07-27 15:35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大楼 点击:
所谓期刊,就是按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系统依次编号,意欲无限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又由于期刊具备有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集思广益,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和有年、有
    所谓期刊,就是按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系统依次编号,意欲无限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又由于期刊具备有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集思广益,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和有年、有期、有总期号的标识,目前而被人们列为广泛的收藏对象。
  对期刊的收藏,因为各人的收藏目的和爱好不同,有人只收藏期刊的创刊号和停刊号,有的则只从本身的工作特点出发,讲究专题收藏,为其工作服务。也有的是追求数量的收藏,这类收藏者属全集型,凡是期刊就收集。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的收集,都属收藏的范围。有收藏爱好,就得研究其收藏的历史和发展及作用。否则,收藏得再多,数量再大,放在屋里也只是废纸一堆,无从谈起。由于笔者有收藏期刊的爱好,且家中已创办了家庭收藏馆,但对各种收藏笔者都会静下心去潜心研究一番,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达到收藏的目的。
  一、期刊的产生和发展
  国外最早的“类报纸”是公元前59年根据罗马执政官凯撒的命令编辑记录的《每日记录》。近代第一份印刷型报纸是《关系报》,1609年在德国出版。
  屈指算来,期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第一种期刊是1665年1月5日法国的戴·萨罗在巴黎创办的《学者杂志》。而第一种真正用于学术交流的期刊则是享利·奥尔登伯格等人于1665年3月6日创办的英国皇家学会汇刊《哲学汇刊》。该刊现名为《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分为A、B两辑,它是世界上创刊最早、寿命最长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性期刊。从17世纪到18世纪德国、丹麦、荷兰、瑞士、俄国等相继出现了期刊,到18世纪中叶,全世纪有50多种期刊。
  早期的期刊以人文学科为主,科技期刊只占少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和科研项目的增加,学术论文猛增,加上印刷技术的发展,使科技期刊数量激增。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科技期刊已达10-12万种。而初期的期刊多为综合性的,只收录一次文献,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分工越来越细,陆续出现了各种专业期刊。由于文献量的激增,于是产生了检索类期刊,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计算机检索的研究更促进了这类刊物的发展,目前数量已达4000多种。
  近十几年来,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不但数量大,而且内容和出版形式多样,使其为在人类科学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二、中国期刊的起源及发展1.中国期刊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邸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但是期刊的出现较欧洲晚一个半世纪。第一份中文期刊是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中国境内创办的中文期刊是1833年广州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后来,陆续出版了《中外杂志》、《万国公报》等20种期刊。但这些期刊均为外国人主办。
  2.中国近代期刊发展概述。
  从1933年到辛亥革命的80年间,我国期刊仅出版200种左右。其中较著名的有1900年《中外红闻》。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反映当时思想和文化的各种期刊纷纷创立,1919年到1923年革命和进步的刊物创刊数达70种。据统计,1919年到1927年全国期刊出版量达526种。中国期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发展。1927年至1937年,革命和进步刊物创刊数达460种,1936年期刊出版达1271种,出版业呈现出空前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长期混乱,加上国民党当局的查禁,使我国期刊出版受到严重摧残。但这时革命的进步的刊物仍达900种,成为宣传革命团结人民的武器。
  3.近年来我国期刊的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期刊的出版发行工作,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我国期刊出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①期刊出版量增长迅速。
  1978年期刊有930种,到1996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有6000多种,加上出版的刊物,总数在万种以上。
  ②期刊内容和出版形式的变化。
  内容上多层次多样化,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许多新兴学科均有期刊问世,在出版形式上,少数民族译文刊物和外文类期刊增长迅速,画报类翻译类,情报刊物近年来发展很快。
  ③期刊出版工作受到重视。
  198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下设有期刊管理局,负责期刊出版审批任务。另外,政府多次发布文件,颁布多种标准以保证期刊出版发行工作顺利进展。
  三、期刊的收藏方法与途径
  期刊的收藏主要通过订购、交换、赠阅和其他方式进行。要想知道期刊的发行情况及每年新增加的各种新型类期刊则必须参阅《全国邮发报刊简明目录》及《中国报刊大全》等工具,有些是属出版单位自办发行,而代办发行的期刊收藏者就要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另外,还有外文期刊和港台期刊这些都要参阅《外国报刊目录》及通过光华科技资料中心和纪图公司收集。交换是获得收集期刊的一个最佳途径,因为目前上万种期刊,不可能收藏者都一一订购,可以通过复制,函索到旧书市场寻找等办法获得。期刊在出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改名、合并、改出分出等情况,这些中途的变化都应引起收藏者的注意。
  四、期刊的类型。
  期刊的类型以报道内容和读者对象分有:
  ①学术性、技术性期刊;科普性期刊;政治新闻类期刊;资料性期刊;趣味性,消遣性期刊等。
  ②以出版机构分有:学术团体期刊;出版社出版的期刊;工矿、企业出版的期刊;政府出版的期刊,情报部门出版的期刊;
  ③以出版形式划分;有印刷型期刊;缩微型期刊;机读型期刊;视听型期刊;光盘型期刊;
  ④以出版周期分有:不定期期刊和定期期刊两类。定期期刊又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等。
  综上所述,期刊的收藏与研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们收藏期刊不仅仅是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对收藏的期刊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利用,从而达到收藏、研究、发展的目的,期盼藏界同仁能对期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王玉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