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间故事 > 专题故事 >

收藏的魅力与价值

时间:2010-07-27 15:35来源:盼盼的家园 作者:大楼 点击:
收藏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人类为了装扮自己,就采集漂亮的贝壳、磨制出精美的玉器,将它们佩带在身上。战国著名哲学家惠施,藏书达五车之多,在当时可谓是大藏书家
  

  收藏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人类为了装扮自己,就采集漂亮的贝壳、磨制出精美的玉器,将它们佩带在身上。战国著名哲学家惠施,藏书达五车之多,在当时可谓是大藏书家。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他并收天下碑帖,在书法界传为美谈。宋代大画家米芾爱石如痴,有一次他得到一块“端石砚山”,竟接连三天抱着此石入睡,时人便称他为“石癫”。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崇尚汉族文化,不仅自己舞文弄墨,而且嗜古成性,广为收集民间的珍宝,把它们秘藏于故宫。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国泰民安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间收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民间收藏队伍,仅上海一地就有收藏爱好者近百万,拥有“收藏半壁江山”的美誉。民间收藏组织也相继成立,并且出现了一批私立博物馆。从收藏品种来看,除了传统的古玩、书画、观赏石、邮票、钱币、报纸、书籍、火花等外,已发展到包括磁卡、粮票、门券、酒瓶、连环画、商标等数百种,可谓无所不及,无所不包。从收藏队伍的构成看,不再局限于知识层,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可以说中国民间收藏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收藏活动所以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当今社会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除了国泰民安的背景环境外,这是与收藏活动的自身魅力分不开的。

  集知识和欣赏于一体
  收藏的过程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收藏品都是历史的载体,从它们身上可以折射出历史的光芒。古钱币爱好者在集币过程中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货币史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如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钱币为何品种繁多,通过翻阅历史资料,我们了解到王莽沉溺于迷信,为了提高他个人的声威,乱改币制,使得大批百姓破产,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混乱,最终加速了西汉王朝的覆没。还有宋元瓷器上常书写文字。如某些宋代磁州窑瓷器上写着“众中无语,无事早归、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时;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等诗句。这些诗句所流露出的思想是与宋代崇尚理学、热衷禅宗以及文强武弱的社会风貌分不开的。而一只元代青花酒杯上写着“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反映出元人纵马天涯、豪放不羁的英武气概和大吃大喝的生活方式。透过宋元两代瓷器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我们就不难找出当年为何成吉思汗入主中原的答案了。许多收藏品不仅是历史的载体,同时更是美的化身。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观赏石的“皱、瘦、漏、透”,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观赏石的纹理美、图像美,不是诗,胜似诗;不是画,胜似画。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古代陶瓷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此,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佳词绝句。唐代诗圣杜甫在《乞碗诗》中是这样赞美四川大邑窑瓷器的:“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代茶圣陆羽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将越窑秘色瓷和千峰翠色联系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形象地将景德镇青白瓷枕喻作玉枕,再贴切不过了。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