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
关于父母何时主动与子女进行交流即教育时机问题,美国心理医学博士马文西父沃曼提出五条。
①当孩子同你讨论某人个人问题的时候
②当孩子看上去非常激动而又没有说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
③当孩子为某件事而兴高采烈的时候
④当孩子需要人帮助他作出决定的时候
⑤当父母想让孩子解释某种事或同自己讨论件事的时候
我们这里说的是当孩子有了某种过错或不良行为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进行教育.孩子吃饭时,上学前,就寝前,睡觉中,与同伴一起玩或亲友在场时,都不宜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否则会损伤他的自尊心和身心健康并使后续的学习和活动受到干扰和影响.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家长心情不佳,过于疲劳或工作中遇到刺手问题又必须尽快处理等情况下,不要谈孩子的过错等问题,以避免情绪过激,出现偏差行为。
②要有一具理智的心理环境。环境安静,心理平和,对孩子的问题已有了思考和成熟的解决策略。
③对孩子一些较严重的问题,家长处理时要有一个全面了解,考虑的时间,也要给孩子一个认真思过准备接受教育的时间。亲子双方都有了思想准备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一旦教育开始就不能拖拉,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力求把问题解决的完好些。
④坚持“单兵教练”与“回避政策”。教育孩子时要根据地具体情况,父母谁出面,或一起出面,但都要避开其他人。
5、不要唠叨
①教育孩子,要求要明确,严格而坚定。一般少有哪一个孩子对父母的话是一说就听的。但是,你反复说教又变成唠叨,而唠叨就会使孩子认为听不听大人的话无所关紧要,最多再听你唠叨而已,他则不会受到任何惩罚。所以父母必须养成重要的事情对孩子只说一两遍,如不执行要有相当的处理方法。让孩子知道不听父母的正确教导会带来什么后果,只能给自己带来不便和苦头并承担不负责任的后果。而父母来说却没有什么,既不唠叨,也不发火,心平气和,处之自然。
②亲子间经常进行心理沟通,要在一定时间安排一次家聚会。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谈谈各自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生活的心理感受,相互提出希望和建议。达到相互促进,统一认识,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做好各自应该做好的事情。
③建立必要的家规。把家规作为约束和调整父母和孩子行为的准则。家规内容必须是重要的,由全家人共同讨论拟定。订后要严格执行,共同遵守。
④当家长和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件美好的事情,它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重的是情绪的感染,心理的亲和和心灵的塑造。对亲子双方的精神情感激励作用很大。当人的情绪不好时,就容易带着消极,偏执的情绪唠叨个没完。把教育孩子变成了苦恼和精神负担,那是不会有好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