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视科技队伍的培养,使更多教师参与科技活动,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技教师队伍,开设更多的探究型活动课,办好更多的课外小组和科技讲座,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扩大普及面。
4.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育才学校建立了多个研究性学习、实验室,设立了校园科技教育校园文化点,创设校园科技氛围,并以教研为龙头与导向,向学校科技教育要质量、要育人效益。
5. 根据学校的特色,建立了学生科技成果展览橱窗,有重点的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各项科技竞赛与活动,并把科技活动的辅导落实到每个教研组及个人。我校积极开展与学校、社区相结合的科普、科技活动。每个年级开展一些中小型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学生集体活动;每班办好“科技宣传报”,鼓励班级建立“科技教育角”。
6.严格按科技教育示范校评选标准和指标要求规范学校科技工作,以科技活动课、科普活动次数、科技小组数、科技技能等项作为学校检查、考核科技教育实效性的考核、促进指标,并根据学校特色,完成好以下教育内容:
(1)每个年级都要开设以研究型、探索性课程为主的科技类活动,研究型课程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自主性活动课次数为每周一课时,如有竞赛任务的,可以在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中增加次数。
(2)充分利用活动教室和场地,每学期的科技活动时间和地点由主管校长与教学主任统一安排,落实活动时间、地点及负责人。
(3)利用业余时间开设科技讲座,向学生介绍新科技、科学方法、新能源、小发明等知识竞赛和活动。并积极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开设各类社会科技教育实践活动。
(4)努力做好科技广播、科普宣传等工作;并利用闭路电视和电脑网络,组织播放和观看科普影视和录像以及科普知识与科技信息。
7. 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将科技竞赛与 全面发展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取得了多方面的办学成果。
三、 开展项目活动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1、 科普面向全体学生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我们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利用现有的条件、利用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普遍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以提高学生们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科技活动小组。提高这些学生们的科技知识水平以及他们对科学的认知进取精神。我们的科技楼共计四层,总面积2623平方米,展厅面积1972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农业工厂化实验室,、组培实验室和学生操作室、业余电台设备,卫星气象监控室、天文观测台、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航模、车模、船模、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室。同时还设有DIY教室:陶艺设计与制作、纸造型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制作、木工设计与制作、茶艺表演与操作、材料装饰画(15种材料)、仿真花制作、脸谱面具、中国结、十字绣、篆刻、插花……总计30多个项目。三年来我们成立了二十多个科技活动队:无线电测向队、定向越野组、业余电台、天文活动小组、无土栽培小组、植物组织培养小组、气象活动小组、机器人活动小组、科幻画活动小组、电子制作小组、航模小组、船模小组、单片机小组、数码摄影小组、环境保护小组、……。每一个专业小组都有固定科技辅导员负责,有固定的专业活动教室,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科技活动组档案资料库。目前我们正在开发新的项目供中小学生学习,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几个项目:
1) 航模活动富有趣味性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喜爱,而且还是一项科技活动和劳技活动。通过活动能够使孩子们学到许多模型方面的知识,了解许多材料的性能,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它也能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才能和想象力,提供开发智力和能力的良好机会,对物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组织学生首先学习航空知识和航模知识,在兴趣的引领下他们了解到航空模型运动是以操纵、放飞自制或装配的模型航空器进行户外活动、训练比赛或创纪录飞行的一项科技性较强的运动。现代航空模型运动分为自由飞行、线操纵、无线电遥控、仿真和电动等五大类。按动力方式又分为:活塞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和无动力的模型滑翔机等。航空模型的最大升力面积500平方分米;最大重量25千克;活塞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250毫升。航空模型的竞赛科目有:留空时间、飞行速度、飞行距离、特技、“空战”等。目前世界锦标赛设有30个项目,隔年举行一次。航空模型还设有专门记录各项绝对成绩的纪录项目。目前国际航联共设90项航空模型世界纪录。2005年四月在航模竞赛中我校的航模组十二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一级牵引、橡筋动力、小直升等六个项目,每项目两人参赛,包揽了六个项目的冠亚军,并取得了团体第一名。为我们这所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校再添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