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常规(3)
时间:2010-11-07 22:14来源:未知 作者:教会 点击:次
⑼上、下课要有一定的礼仪程序,礼仪程序学校自定。 4、课后 ⑴书写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 可采用自我诊断调节、经验总结、精彩实况片断摘录、
⑼上、下课要有一定的礼仪程序,礼仪程序学校自定。
4、课后
⑴书写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
可采用自我诊断调节、经验总结、精彩实况片断摘录、个案分析等形式,记录教学中的成功、失误、学生学习的亮点、碰到的问题、新的教学设想等。可一案(注:一节课的教案)一记,也可一周一记。
⑵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认真、及时检查批改学生作业或电子作业,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根据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对好的学习作品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展示,也可作为教学资源进行保存。
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根据本学科竞赛内容和项目进行课外辅导;对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进行“补差”;课外、课内可互为补充和拓展,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采取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学习、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研究。
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学习和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提升教学研究的实效性。以校为本进行研究,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提倡教师每学期读2~3篇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经验介绍,或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书写读书笔记。
提高成果意识,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撰写教研论文、案例、教育叙事或总结,使自己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6、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开展校内信息技术教师间(如信息技术只有1人则应加入到理科教研组)相互听课和相互交流活动。每位教师每期听课时数不得少于 节。
7、作好教学评价工作。采取考试、考查和评估学生作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抓住主要指标(如及格率、优生率等)进行客观、全面、具体的质量分析。教学评价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找准问题,做好补缺、补漏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填于教学手册。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