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交流会议小结
一、 会议进行情况:
元月七日晚上7:00起有十三位老师参加了会议,有7位老师作了有准备的书面发言,其他老师也参与了交流发言,会场气氛热烈,争论很多,形成的共识也很多,会议一直延续到晚上9:20。
二、 会议提出的部分问题及初步解决办法:
1、 继续完善、优化学校资源库建设是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是解目前高时间成本的重要突破口。(责任人:孙建国)
解决办法:完善原主要应用于积件管理的国资源库平台;优化原FTP服务功能;新开辟自主开发的更适合于教研组资源积累的课件管理平台。
2、 深入搞好教师培训是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责任人:张雪峰)
解决办法: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两手都要抓的原则,在应付上级统一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扶持一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骨干教师,推行拜师结对制,并要将课堂培训工作延伸到课外(如充分利用网上论坛的作用)。同时教师自己也不能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完全寄希望于一二次培训课,而应更注重于平时的学习积累。
3、 确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用于教学研究老师的上网时间得不到保证。(责任人:孙建国)
解决办法:在教代会上出一个提案,通过讨论找到一个优化方案,初步想法是一方面从技术上确保无盗用上网权益的漏洞;另一方面出台一个教师上网信誉评价制度,确保好教师的上网权益。
4、 需要加强今天这种讨论、交流式的课题组活动,加强外送课题组教师参加培训、会议的机会,加强课题组成员与专家们的交流。
三、 会议形成的部分共识:
1、 教学思想的设计比信息技术运用的设计、“学习设计”比“教学设计”更为重要。
2、 一节好的整合课不能缺少:教师的引导、师生的合作、双基的掌握。
3、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能为用而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的形式应是多样的。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肯定能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理念。
四、 课题组后阶段的部分任务:
1、 放学前完成课题组工作个人汇报材料交冯丹沁处;
2、 放学前完成中期阶段研究成果报告;(何志奇、冯丹沁)
3、 全面准备2004年10月份对外公开课兼课题结题报告会时的成果展示。(所有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