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这个问题在小学就应该学过的。可是你知道吗?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海水是咸的到底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在起作用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一下探讨。
观点一: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
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
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
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
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
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人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
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
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经过了几十万年,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
观点二:
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类,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
那么这些盐类究竟来自何方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开始形成的地表水都是淡水,后来由于水流冲刷侵蚀了地表岩石,岩石中的盐分不断地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又不断地汇成大河奔腾入海,这样大海成了盐类的最终聚集地。
观点三:
有的科学家则不同意上述看法。
他们认为,海水一开始就是咸的,是先天形成的。
根据他们的观测研究发现,海水并没有越来越咸,海水中的盐分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只是在地球的各个地质历史时期,海水含盐分的比例不同罢了。
观点四:
(这种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水之所以是咸的,不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不仅大陆上的盐类不断加入到海洋中去,而且在大海底部随着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岩浆溢出等现象的发生,都会不断地给海洋增加盐类。
================================
你弄明白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