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范美忠复出的报道不时出现在网络上,很多人褒贬不一,下面有一篇文章,大家不妨看看:
因在汶川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生,被网民愤怒称为“范跑跑”的原北大历史系毕业生范美忠,将于12月28日正式受聘于北京某教育学校,担任该校文科教研室主任,聘期为两年。(12月23日《新民晚报》)
从千夫所指到再次登上讲台,范美忠终于重新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这样的现实注脚,无疑标志着“范跑跑”事件暂时告一段落。“范跑跑”身上固然存在道德污点,但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剥夺范美忠再次就业的资格。
可以指责 “范跑跑”,而别浪费范美忠。因为范美忠是一个充满教育激情和有着独特教育理念的人,在《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长篇报道中就提到,范美忠心怀培育出“大师”的梦想,在北大毕业后毅然选择到中学去教书。范美忠在应试教育的现实框架内,努力探寻着从重书本和知识到重能力和实践的新型教育路径。范美忠认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不仅是要培养一个好人,更是要培养一个有用的公民“好人”,并时时以这样的教育理念约束自我。在当前通行的教育模式下,范美忠的教学实践难免碰壁,可也不乏喝彩之声。如果不能给这样有想法有激情的教育者一个讲台,未免不是一种损失。
因此,北京某学校聘请范美忠的行为让人赞赏,虽然不能排除该举动有借范美忠炒作之嫌,但它更蕴涵着对“普通公民”和“教育者”范美忠的应有认同。其实对该学校来说,聘请范美忠何尝又不是“双赢之举”:身在舆论旋涡中的范美忠正处于为稻粱谋而不得的困境中,该学校可轻松将其纳入麾下;而对这样的雪中送炭之举,范美忠必将拼命工作以报知遇之恩。
“范跑跑”的复出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标志着我们开始把“小人”“范跑跑”与“普通公民”、“教育者”范美忠剥离开来看。从万人唾弃的“范跑跑”到再被欣然聘之的范美忠老师,其间的跨越蕴涵着时间的力量,更彰显出社会“可以指责‘范跑跑’,而别浪费范美忠”的宽容、理性胸怀。
原文地址:
http://blog.qq.com/qzone/622002024/1230101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