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脾气不好,试几次就不耐烦了,可是我妈却永远不怕打击,永远兴致盎然,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越跑越远,天黑透了才回家。一进家门就迫不急待向我们解释这次没能钓上鱼来的原因一二三四,完了照例会来一句:“本来有一条眼看就要咬钩了……”
除了卖鱼,这些孩子还老我家卖牛奶和酸奶。他们提着桶――那个桶大到完全可以把提桶的人都装下――很辛苦地穿过整条山谷,笔直走向我家帐篷。
我们收下牛奶,掏一块钱给他,不走;再给五毛钱,还是不走。冲他发脾气,他就哭。没办法,再给五毛钱,但还是不走。最后给一块泡泡糖或者一把瓜子,才勉强能打发得掉。
有好几次,我们不想给钱,让这些孩子随便从货架上取点价值两块钱的饼干汽水什么的。他们不干,他们非要现钱。给了现钱后,才很放心地对着货架指指点点,要这要那,直到两块钱刚好花光为止。
还有些孩子卖完牛奶后死也不花钱,攥着钱趴在柜台上观察半天,把摆在货架上的几乎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询问一遍,包括鞋钉和苏打粉在内。问完了就在那里悄悄地想了又想,最后悄悄地走了,悄悄地跑到别的小杂货店,花无比漫长的时间逐一对比、细心推敲、反复取舍,最后再悄悄回到我们店里作最后一轮挣扎……最最后,还是捏着钱坚定地离开。不知道那钱最后到底花掉没有。
最有趣的情景是孩子们集体去拾柴禾。一人推一个独轮车——就是那种只能用来哄小孩的玩艺,基本构造是两根木头交叉着绑在一个勉强能够滚动的圆东西上面。通常每推动二十米,那个圆东西就会掉下来一次。
这些孩子一边卖力地干活,一边卖力地修车,一个个汗流浃背的,深为劳动所陶醉。
那些家长们真聪明呀,给小孩们找个这样的事情,真好,省得他们没事干,整天就知道哭。
他们每天不停地从森林到帐篷区这边来回跑,一窝蜂地来,再一窝蜂地去。偶尔互相打打架,在草地上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