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美为媚,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计 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教学《认识钟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 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一 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可以通过生动有 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合作化获取知识信 息的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把学生带入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使学生积极地去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索。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和保证。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 索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教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教学过程的和谐: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交 流;让学生有充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允许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立足教材,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 生通过独立充分的思考来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交流中暴露思维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困难。教师切不可以讲解或直接的灌输代替引导启迪。 没有民主和谐就不可能有探究可言。中科院心理所张梅玲教授说得好:"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在前进,在发展,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由于受到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探究成果往往并不十分完美。我们不能因此看轻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