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代:(1946 — 1956)电子管,5千 — 4万(次/秒)。
电子管的缺点:体积大;耗能高、散热量大。
第二代:(1957 — 1964)晶体管,几十万 — 百万(次/秒)。
晶体管的优点:体积小;耗能低;性能稳定。
第三代:(1965 — 1970)集成电路,百万 — 几百万(次/秒)。
将电脑浓缩在一颗芯片上。
第四代:(1971 — 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 — 几亿(次/秒)。
摩尔定律:每18个月芯片能力增长一倍(计算机第一定律)。
四、计算机的商用化
Lyons公司参与部分投资,威尔克斯参考冯·诺依曼理论研制EDSAC,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机于1949年交付使用,进入社会用于商业管理,开启办公自动化理念。
教学后记
很多抽象的知识因为学生知道的太少,讲起来比较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