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报告-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处于真正具体落脚点的地位,具有综合、集结的性质。教学组织 形式的沿革,反映了教学理论的深化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它在增加学 生的交往、促进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 也因而成为西方当今最受欢迎的教学策略之一。在我国,由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集体教 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本选题针对我国实际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验研究,在理论上企图吸取国外教 学理论的精华,从而丰富、深化和完善我国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组织形式理论;在实践上,企图将小组合作 学习进行合理移植,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本土化,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高。
二、课题释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 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 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 动。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假说的建立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是在北师大教育系“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该课题的 基本思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和教学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小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 标,通过树立教育主体思想,严格地进行基本功训练,诚心诚意地把小学生当作主人,适当调整现行教材和管 理方法,使学生主体性不断提高,并对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发展规律和有效的教育影响及教师应有的素质 等获得科学的认识,推动教育改革,丰富教育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假说也正是上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的思想指导下,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假说是: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 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 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合作意识、技能提高以及健康 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实验对象的选取和实验的时间
实验对象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三②班和三③班。为了不干扰该校的教学计划和 避免非实验班产生负面情绪,确保实验情境的真实、自然,本实验尽可能地不改变实验班原订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进度,并且,本实验不设对照班。
实验时间为1995年6月至199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