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辅导心得
【摘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智力与能力的竞赛,注重考察全面素质与创造能力。它是一项把省──全国──国际相衔接的系列性活动,是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为了推动普及,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提高每一所中学的信息学水平来带动各市的普及与提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信息学 竞赛 能力 素质 方式
竞赛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形式,而信息学奥赛更是众多青少年所喜好的一项赛事,它是计算机知识在世界范围的青少年中普及的产物。我们从事NOI教学一线的教师深知自己担负着为国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重大任务。全国计算机普及并兼顾提高的首要条件是提高国内各省信息学竞赛水平,因此通过提高每一所中学的信息学水平来带动各市的普及与提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推动普及,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基本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我校以课外辅导的形式开设了信息学奥赛辅导小组。从事奥赛辅导两年多年来,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辅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目的是通过竞赛形式对有才华的青少年起到激励作用,促其能力得以发展;让青少年彼此建立联系,推动知识与经验的交流,促进合作与理解。因此它不同于中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不要求人人参加,而应该是在高手(相对的)之间进行。在中学领域最高层次的信息学奥赛更是直接面对少数学有余力、计算机专长突出的优秀学生。因此有计划地开展辅导活动是提高信息学竞赛成绩的基础,下面我就竞赛的组织、培训、辅导、应试等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大家交流。
一、竞赛的组织与培训
进行奥赛辅导的第一步是学生的挑选。可以通过在上课过程中观察和与年级老师进行交谈,挑选出数学成绩较好、智力高、能吃苦、学习习惯良好的优秀学生。挑选人数一定要控制好,以便分阶段筛选学生。挑选好学生后,将会根据近几年的竞赛发展趋势,制定一个整体规划,主要包括每学期应讲什么内容,应达到什么层次等等。选拔好学生组成奥赛辅导小组后,不管是否举行比赛,辅导必须坚持下去才会有成效。为了尽量不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我坚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辅导工作,每周进行至少三次的奥赛辅导,风雨无阻。在每年上学期讲授编程基本知识,包括编程语言、基本题型的算法设计等,下学期则专门讲授奥赛题目,将历年来的省市及全国的奥赛试题分门别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搞专题讲解。对于PASCAL基础知识部分可采用集体大课讲课的形式,在基本讲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顺序、选择、循环结构及过程、函数、数组部分后,要加快进度、不是扩展课本以外的知识、强化练习。该阶段可以明显看到学生学习程度的两极分化,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运用学生互帮互助的手段,形成梯队,使小组内部有一种向上互助的学风、小组之间有一种进取竞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