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 原9纵25师73团3营7连指导员】:
“在泰安三口寨练兵(主要练什么呢)练送炸药,爬城墙,在城墙顶上拼杀格斗,(这个练兵大约练了多长时间)练了有一个月左右”。
九月,在作战技能与心理上作了充分准备的几十万华野大军,按攻城和打援两大部署全部抵达指定阵地,兵围济南。军旗猎猎,枪炮生辉,只待统率部的一声令下。而就在这时,毛泽东突然从与华野的来往电报中发现他自己内定的攻城总指挥许世友不见了踪影,他立刻发电报询问:许世友哪里去了?
【田普 许世友夫人】:
“许世友当时在胶东养病,他的后背由于天天骑马出了毛病,他一天三次要到温泉去洗......”
决定许世友为攻城总指挥是毛泽东的选择,而且是在离战役发起还不到六天的时候临阵换将。
许世友:河南省新县许洼人。幼时放牛,八岁入少林学艺,作战身先士卒,忠于毛泽东,孝敬老母亲;一生三大爱好是喝酒、打猎、收藏地图。不论发火或高兴时,嘴里都离不了那一句中国人通俗的“国骂”!济南战役时42岁。
【田普 许世友夫人】:
“原来家里很穷,许世友在家放过牛。八岁的时候,把地主的小儿子打死了。地主的小儿子很坏,好欺负人。出了人命,他母亲就把他送到少林寺了”。
在少林寺学了八年的拳脚给许世友平添了几分神秘。据说有此和尚经历的许世友虽说没有念过一句佛经,但学起功夫来却从不马虎。有人讲他指挥作战如果细起来什么都管。如果粗起来,任务下达后天塌下来也不问。
许世友独一无二的战前动员,在中外军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人。
【王智民 原9纵侦察营1连文书】:
“许司令战前动员很有意思。他高声说,狠劲地打,棺材我都给你们准备好了。打光了也不要紧,咱后面还有民兵”!
私塾老师当年为这位许家第三个娃子取名叫仕友,是想与官宦为友的意思。二十年后毛泽东为他改名世友,是全世界的朋友。
然而最初许世友却并没有把毛泽东看成是朋友。因张国焘的错误而受到牵连的许世友差一点成为刀下鬼的时候,毛泽东救了他,从此两人之间的忠诚和信任都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从这段六十年代拍摄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那个年代常人难以享受的荣耀!当然毛泽东当年选择许世友作为攻城总指挥,不仅仅是凭借个人之间的情感。
【华国富 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研究员】:
“毛主席为什么选择许世友作攻城总指挥呢,一是许世友能打仗,二是许世友带领的部队多是山东人,敢打硬仗......”
这一仗与以往我军擅长出其不意的运动战不同。已互相看穿了对手底牌的双方都各自做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