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教育随笔一年半载
我与教育随笔一年半载 长久以来,我自认为还是个比较能写的人,虽然文笔不怎么优美,但也爬出了六本日记本的回忆,虽然也没有在市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只言片语,但我绝对是个有激情的文学青年!2005年跨入了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大门后,蓦然有了种深深的自卑!我不会写随笔! 刚开始就记录些和孩子们整天干了些什么,用通俗的话说,写的就是些“垃圾”,但豪不羞涩的说,我当时确实连这种“垃圾”也难造出来!痛苦、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读了《心灵写诗》,读了《爱心教育》,恍然大悟,随笔原来可以这样写! 于是,我开始记录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每个月不在为随笔没东西写而发愁!可是,每次看自己随笔的时候,总是感觉平淡无奇,在学校时写惯了风花雪月,写惯了诗情画意,真正写生活时才发现自己的文笔是如此稚拙!我就用这有点稚嫩,又优点笨拙的笔开始记录真正的生活!先是从现象看本质,我写了《失职》、《初为人师》、《固执背后》、《心灵桥梁》、《出笼的鸽子更可爱》、《严厉加爱》、《天堂。地狱》等文章,随笔写的越来越得心应手! 后来,感觉这样写的随笔太乱,没有研究价值,开始尝试着写一个主题的文章,于是有了“我的学生”系列文章!《让人头疼的朱波霖》、《善解人意的张珂》、《进步的郭蓉》、《多才多艺的刘媛媛》等文章,对孩子逐个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的理解他们,分析他们,只求在班主任工作中能更贴心的了解他们!效果达到了,孩子们现在在课堂上把我当做他们的老师,课堂下我们就是一群好朋友! 另外,每个月我都坚持至少看一本书,这样就会有许多的感受需要发表,随笔就成了我发泄的一个最好载体!对书的见解,对观点的质疑,甚至对作者的敬意,我都写在随笔里!也许,有的观点不太成熟,有的语言不太老练,但保证都是我的真实感受,切身体验!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现在的91篇随笔,每次往网上发随笔的时候都有一种成就感,看着自己照片下面的数字不断的上升,犹如看着自己抚养的婴儿不断茁壮成长一样,那种欣喜,那种自豪,是用言语表达不出来的!总之,随笔,对你的爱用言语说不完啊!
随笔带给备课的收获
写了一年多的随笔,刚开始只是出于某一种任务。可能是刚开始吧,于是开始了对教学的一种反斥。而今天来看,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几天一直都在想体育怎么复习呀,有时候心想体育有什么可复习的。其实在无意间已经复习了,所以我必须把这课备下来,备完之后都没有发现什么,在整理抽屉时不意间见了我刚到这个学校第一次赛讲备的课,那可是经过好多次的修改以后才讲的,今天我又把它看了一遍,才猛然发现我的教学设计已经比以前进步了许多。以前总认为有一些东西没必要写,自己知道就行啦,但今天不一样了,好像每一步每一步要做什么,现在都写的清清楚楚,都有一个为什么这么做的答案在后面,每说一句话,有了自己思想在里,不再是以前的那种为了什么而什么了。 刚开始的备课,我是按照别人的课型来上的,而如今,在没有借鉴别人的情况下感觉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成功。所以我想,想要建立一种自己的思想,必须把自己现行的一些沉旧的东西,通过随笔和反思把他排挤出去。即使眼高手低,也是完成自己蜕变的过程。 有了思想,你就有了自己。有了自己才是真正有主见,才有风格。那些大师提倡上课的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韵,但我想,深厚的文化底韵也支撑不起没有思想的课堂。 自己的文化底韵必须要用思想点燃学生的求知火把。学生的脑子不是一个灌输你深厚文化底韵的知识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