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以上因素,本节采用了“情境引入观察思考小组协作作品展示”,通过学生的四个探究活动,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协作来完成教学目标。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①情境设置(活动一):
请学生打开打开“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薄的“成绩表”工作表,使用公式计算每个学生的三科总分。复习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方法,回顾使用公式的三个步骤。引出新课。出示第一个学习探究活动:在“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的“成绩表”工作表中,使用“自动求和”按钮,计算每个学生所有学科的总分。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感受“自动求和”按钮实际上是求和函数“SUM”的快捷图标。
②活动二
在“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的“成绩表”工作表中,使用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计算每门学科的平均分。
③活动三
在“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的“成绩表”工作表中,使用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统计各科考试成绩为优秀的人数。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进行演示并讲解课本67页小博士。强调它的功能:计算在指定区域中满足某个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
④活动四(综合应用)
打开“中超比赛”工作薄的“第25轮”工作表,对照课本第70页第2题的具体要求完成①—④步。
此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学习函数MAX、MIN及IF的使用方法。(可参照课本70页中的提示)根据时间教师演示或请操作快的学生示并鼓励操作快的学生下座位做小老师,帮助操作慢的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
⑤作品展示及评价
以组为单位,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机边说边演示,并对作品进行自评。请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对学生的“亮点”要给予充分表扬。
⑥学生自我评价
根据完成活动任务情况进行自评。
⑦课后小结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适当小结。
三、教学反思
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教学形式是否新颖,也不在课件是否吸引人的眼球,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是否真正学有所获,是否真实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的这节课基本按照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指导,学生相互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准备不是很充分,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①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
②硬件:多媒体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