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间故事 > 历代名妓 >

殷桂英化鬼死缠负心郎

时间:2010-07-27 13:40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饺子 点击:
唐宣宗大中年间,江南重镇徐州发生了一件怪事:新科进士王魁被赐官为徐州佥判,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不到三年,竟然引刀自刺身亡。对此事,众人议论纷纷,不解其中原故;而
  

  唐宣宗大中年间,江南重镇徐州发生了一件怪事:新科进士王魁被赐官为徐州佥判,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不到三年,竟然引刀自刺身亡。对此事,众人议论纷纷,不解其中原故;而知情者都说:这是负心人应有的下场!
  要知事情的来龙去脉,还需从王魁中进士前说起。王魁是莱州人,出身贫寒,却禀赋独厚,不但人长得相貌堂堂,而且极富才情。为了摆脱窘困的生活境况,他读书十分用功,只盼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跳过了龙门,飞黄腾达。也算工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岁时,他就顺利地通过了州县的乡贡考试,成了举人。到大中十年冬天,京城举行进士会试时,他筹备了盘缠,进京参加考试。且满有把握,踌踌满志。
  唐代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项目繁多,而最让读书人感兴趣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唐高宗以后更形成进士科独盛的局面,士大夫们都以进士出身为荣耀。唐宣宗时期,参加“明经”科考试的大多是贵族世家子弟,因此考试不甚严谨;而应考“进士”科的大多是平民阶层的读书人,都想通过这一途径彻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光耀门庭,因考取进士之后即可赐官,所以朝廷对进士的选拔十分严格,非博学多才、远见卓识的人难以通过。王魁虽长于诗文,但仍经——即阐明政见之文稍差,因此也象大多数应试者一样名落孙山。
  心气颇高的王魁原本是抱着极大的希望来应试的,一旦落第,无疑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顿感前途暗淡,渺渺茫茫。发榜后,便忧心郁郁地回到家乡,整日枯坐书斋,长吁短叹,不知如何是好。同窗的友人安慰他道:“人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如今只不过二十四岁,虽然暂时受挫,仍可东山再起啊!”为了转移他的情绪,友人又怂恿他到烟花柳巷中寻些开心,等心情平复后,好再做拼搏。
  在友人的挟持下,王魁心不在焉的来到莱州城中的花柳之地,穿过弯曲窄狭的巷道,走进一处幽僻精巧的小宅。只见院内柳丝成荫、花木扶疏,一座小楼画梁雕栋。也许是听到了推门的声音,他们刚跨入院中,楼里就走出一位姑娘,她云髻半编,淡妆浅抹,一身杏红罗裙裹在发育初成的苗条身段上,随风轻荡,似一团舞动的火苗。看年纪不过十六七岁,然美目流盼,已藏着万种风情。从未涉足风月场合的王魁,一刹间被姑娘的美艳弄得不知所措。姑娘殷勤地把他们引入楼中客厅坐下,又亲自奉上香茗,摆上瓜果,热情大方。王魁只看着她忙来忙去,就象一只蝴蝶在屋中翩翩起舞,不由眼睛怔怔发痴。友人又把姑娘介绍给他,此乃当今红极一时歌星殷桂英,尤其善于弹弄琵琶。姑娘嫣然一笑后,也不推辞,取出一面琵琶低头舒指就弹奏起来,纤纤玉手上下抚弄,如水如泉的音乐便从琵琶中流出,轻轻回荡在客厅中,王魁顿感摇荡在云雾之中。一段情弹之后,殷桂英轻启歌喉,唱了一首小调,歌声幽怨婉转,就象一只夜莺在倾诉心声。只听得王魁如醉如痴,弹唱完后,三人品茗清淡,竟又是十分投缘,虽然身份迥异,心意却融融相通。不知不觉已到撑灯时分,桂英又备好酒菜深情地举起酒杯对王魁说道:“酒乃天之精华,妾为地之美物,王君拥美物而饮精华,一定是来年登第的吉兆。”这话可真说到王魁的心坎里去了,他听了大喜,张开双臂把桂英拥人怀里,接过她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晚餐后,友人识趣地走了,只留下情意相投的王魁与桂英。夜深人静,满院的花香透窗而来,两人春心激荡,只觉相见恨晚,畅叙之后、又相拥着走向绣床。
  金鸡报晓,晨光朦胧,桂英娇怯地靠在王魁胸前,细语道:“郎只管专心攻读,准备来年应试,一切所需,均由妾来张罗。”王魁感激不已,当即指天发誓:“今生若有显达,决不辜负佳人一片真心。若有相负,苍天可惩!”两人起身洗漱完毕,桂英捧来一方罗巾请王魁题诗,王魁挥笔写下;
  谢氏筵中闻雅唱,何人戛玉在帘帏;
  一声透过秋空碧,几片行云不敢飞。

  受到王魁盛赞的殷桂英到底是何等人物呢?细究起来,她还本是出身于官宦人家的一位小姐,后来因父亲牵涉到一桩政治案件中,使得家破人亡。年方十岁的桂英被一家著名妓院的鸨母看中收在门下,鸨母见这小姑娘天资独厚,于是下了大工夫培养,一心想栽培一棵诱人的摇钱树。殷桂英果然没让人失望,不但人长得越来越秀丽,诗书歌舞也造诣颇深,十三岁开始接客,很快就艳名鹊起,红透了莱州城。十六岁遇一富商,两情相悦,鸳鸯难分,于是富商以重金为她赎身,并置下这所楼院,金屋藏娇。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富商一次外出经营身遭暗算,从此桂英又失去了依靠,为了生计,她不得不重操旧业,但多以歌乐待客,很少以身相酬。
  这次遇到了王魁,也许是缘份所定,惯见红男绿女的她,却被大志未酬、满怀落寞的他引动了芳心;见王魁也对自已有意,使她心意笃定,不但以身相许,还不惜拿出自己的血汗积蓄,一心帮助这位布衣书生成就大志。从此,王魁在桂英的院中住下,红袖添香,专心攻读,两人形同思爱夫妻。
  善解人意的桂英为王魁把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王魁则心无旁骛,日夜攻读。秋去冬来,转眼又到了礼部会试之期,桂英精心为王魁准备好行装和盘缠,送他进京。临行前夕,两人彻夜不眠,难舍难分,整夜交颈互诉衷爱、互诉别情;最后,两人一同对天盟誓:“若有异义,当遭鬼神之责!”
  王魁去后,殷桂英洗尽铅华,闭门谢客,静心地等待情郎的佳音。夜来北风怒吼、大雪翻飞,殷桂英深情切切地牵挂着情郎的起居,长夜不眠,虔诚地祈求上苍:“苍天怜我苦心,保王郎此去平安。小女子愿折损阳寿,换取王郎的金榜题名。”
  也算诚心感天,王魁这次居然在会试中独占魁首,名列第一。春花烂漫的时候,王魁夺魁的消息传到莱州,桂英听了高兴得彻夜不眠,连夜书就贺诗一首:
  人来报喜敲门急,贱妾初闻喜可知;
  天马果然告驰跃,神龙不肯后蛇螭。
  海中空却金鳌窟,月里都无丹桂枝;
  汉殿独呈司马赋,晋庭惟许宏君诗。
  身登龙首云雷疾,名落人间霹雳驰;
  一榜神仙随驭出,九衢卿相尽行迟。
  烟霞路稳休回首,舜禹朝清正得时;
  夫贵妇荣千古事,与郎才貌各相宜。

  诗中,她把王魁比作是天马行空、神龙飞腾、金鳖出水,一举折下了月中丹桂;又盛赞情郎的才华盖世无双,又逢上象尧舜一样的清明时代,青云直上,自属意料中事。在资诗里,她不但饱蘸深情地赞美了王魁,还特意在末尾两句中,意蕴深长地提出自己与王郎是“男方女貌”相得益彰,“夫贵妻荣”是千古惯例,提醒王魁不可忘了天天期待着他的情人。贺诗托人送出后,殷桂英整天整天地沉浸在喜悦的期盼之中。
  然而,春风得意的王魁却已产生了另一重考虑:自已是头名进士,很快就将封官进爵,实在是荣耀显赫之事;而与自己有白头之约的桂英却是娼妓出身,若将来娶为进士夫人,岂不玷污了自己的清名,怡人笑柄吗?这样想来,往日的山盟海誓成了他心头莫大的负担,桂英对自己不但情深意切,而且是有恩于己,自已今天的荣耀少不了桂英的一份心力。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选择了以自己的脸面为重,横下一条心来,决计断绝与桂英的来往,把往日的恋情抛向九霄云外。
  殷桂英此时依然是一往情深,她考虑到新科进士必然有一连串的庆祝活动;先是金殿谢恩、打马游街、琼林赐宴、谒拜座师,继而是同年酬应、同乡拜会、游览京师名胜,最后还要等候朝廷赐官派职,这一切必然使王郎忙碌不休;因此,在迟迟得不到王魁音信时,她还设身处地为他想了很多解释的理由。想到王郎的诸般应酬必定花费不小,她取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差人去京城送与王魁遣用,随银她又悄去一首诗:
  上国笙歌锦绣乡,仙郎得意正疏狂;
  谁知憔悴幽闺质,日觉春衣丝带长。

  桂英这里,因思念情郎而玉体憔悴、衣带渐宽;那厢王魁的情意却已降到了冰点,恨不得在他的生命里,从来就不曾有过殷桂英这样一个人,恨不得去年春天到冬天,就是一个漫长的虚梦。这等变故,殷桂英连做梦都未曾想到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一旦金榜题名,整个人与心都似乎脱贻换骨了。为了追求虚名,不惜抛弃过去、抛弃情爱、抛弃恩义,甘心做一个负心人,这种功名悲剧,在王魁身上又重演了。尽管王魁已经决心疏远殷桂英,但是桂英却毫不知情,火样的热情、刻骨的相思依然包围着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借诗句传情到长安:
  上都梳洗逐时宜,料得良人见即恩;
  及早归来幽闺里,须都张敞画新眉。

  汉代胶州相张敞为妻画眉,被传为夫妻相爱的千古美谈。痴心的桂英独守空房,却痴痴幻想来日能与王郎夫妻恩爱,共享画眉之乐。
  大中十一年秋天,王魁奉朝庭之命往徐州任签判。赴任途中,顺路回到故乡莱州探视父母。进士返家,真正是衣锦返乡,门庭生辉,王魁父母自是喜不胜收。为了喜上加喜,父母已为王魁订下了婚约,小姐乃是当地豪门之女崔氏。在家中操办完隆重的婚事,王魁很快就携带父母及新婚妻子前往徐州就任去了。
  王魁成婚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殷桂英耳中,她吃惊得几乎晕倒在地,失望和悲恨充塞心胸。情绪稍稍稳定之后,知情达礼的她又转念替王魁想到:“自己出身烟花柳巷,王郎身为朝庭命官自然不便明媒正娶。好在徐州离此不远,待他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必然会念及旧情,派人前来迎接我,即使做妾也无所怨尤。”这个痴心女子竟然还痴痴地坚信着王魁的情义。
  挨过漫漫寒冬,又到了春回花开的时候,却仍不见王魁的半点动静。殷桂英心急如焚,于是派一忠诚老仆,持书信专程前往徐州一探究竟。老仆人好不容易买通王府的守门人,见到了王魁,王魁对他却佯装不识。老仆人苦苦相求,反而遭到一阵叱责,被赶出门外。老仆人仍不甘心,第二天又去公堂求见、呈送书信,王魁端坐堂上,竟以扰乱公堂之名命衙役责打了老仆五十大板,可怜这个忠心耿耿的老仆,当初王魁在殷桂英家中苦读时曾对他殷勤服侍,这时王魁不但不念旧情,反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躺在客栈中养了一个多月的伤,才病病歪歪地回到了莱州。见到殷桂英,老仆人老泪纵横地说:“姑爷一旦为官,与以往判若两人,以前种种,全不承认,姑娘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可怜的桂英,原本把今生的希望全部寄托于王魁身上,如今他竟是这样无情无义,怎不叫桂英伤心欲绝、万念俱灰,她嘶喊道:“王郎忘恩负义,天理难容。我死当为励鬼勾其魂魄!”这时,桂英已了无生趣,当天夜里,便用利剪刺人自己胸膛,顿时血溅床帏。
  两年后,王魁到临南为官,一天深夜秉烛阅读公文,壁间忽有一长发披散的白衣少女冉冉而出,柳眉倒竖,怒眼喷火,直逼他的桌前。仔细一看,原来是已经死去的殷桂英。王魁吓得魂不附体,惊问道:“闻说你已死,难道不是真的?”殷桂英厉声叱道:[君忘恩负义,盟誓不履,使我死不瞑目!”王魁已吓得语不成声,哀求道:[我有罪!我该死!还望念在往日的情份上,不加怪罪,我一定为你诵经超度,多焚纸钱。饶了我吧!”殷桂英不再被他巧言所感,正色道:“我只取你性命,别的无所顾及!”说完,又飘然而去。
  从此以后,王魁终日魂不守舍,精神恍惚,还时常自击头部或用尖锐之物自刺身体,他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不解地问他:“我儿为何如此狂为?”王魁神经兮兮地回答:“有冤魂附在我身上,我要赶走她。”
  王母请来当地有名的道士马守素为儿子施法驱鬼,马道士设下法壇,烧香祭拜,朦胧中看见王魁与殷桂英发丝相系,并立壇下,耳畔响起细语:“他们命该结为结发夫妻,王魁违背天意,命当该绝,你不必为他作法。”马道士惊骇不巳,当即停下法事,称说:[小道不才,力不能及。”匆匆辞去。数天之后,神志不清的王魁终于引刀自刺而死。
  俗话说:“为人不作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王魁不顾山盟海誓,背信弃义,做了负心郎,老天有眼,恶有恶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