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讲授一些新颖的课题。
众所周知,每个小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较强的模仿力,针对这一特点,选择新颖的课题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如在介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时,我就补充现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传奇故事,从几百美元起家,通过艰辛的拼搏,最后发展到目前全球首富,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同时还是一节生动的政治思想教育课。
二、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枯燥乏味,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乐学情绪就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键盘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强烈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启发他们主动索取知识,把“Back space”被形象地比喻为“小小橡皮擦”、把“DEL”被比喻为“能干的涂改液”,把“Enter”被比喻为“总司令”……。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思路,也将其它的特殊功能键给它们起了一个形象而有趣的名字,使枯燥的键盘学习变得活泼而生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再比如教材中讲到FORMAT(格式化)命令时,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新磁盘使用前一定要进行FORMAT(格式化)处理,我就打一个比方:一张未FORMAT的新盘就好比一个空仓库,在空仓库堆放货物之前,先要放进货架,每个货架还要进行编号,哪一个货架哪一层,还要有一本进出仓记录本,这样要提货物先从记录本查找到货物在哪个货架第几层,就容易领到货物,新磁盘也是如此道理。计算机在新磁盘存放数据前,要通过格式化在盘片上划分扇区磁道,创建根目录和文件分配表,这扇区和磁道就好比是哪个货架和货架的哪一层,而文件分配表就好比仓库记录本。这样,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存取也就有一目了然。因此,计算机要在新磁盘存放数据之前都进行FORMAT处理,简单而贴切的比喻,使同学们能很快理解。
通过对理论知识形象,生动时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使计算机理论课变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