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行启发性和讨论式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以自我为中心,学生为主导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课堂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比如:在讲授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一节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网,首先将屏幕切换到资源管理器,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①该台计算机WINDOWS 98管理器中根目录下的子目录有哪些?
②文件在资源管理器中是怎样存放?
我边操作边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告诉学生根据以上两个问题,结合屏幕内容回答。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根据需要,教师给出牵引式的指点与帮助,很快,大家就对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之后我将屏幕切换到MS-DOS状态,键入DIR命令,让学生们再观察,接着设计下面的两个问题:
①MS-DOS中有许多文件,MS-DOS又是怎样管理?
②MS-DOS与WINDOWS资源管理器有什么区别?
同学们继续主动地寻找答案,教师要适当地在MS-DOS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之间切换屏幕。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理解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