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比较好的论文。大家一块来看看,希望对搞信息技术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以人为本 构建模式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的新教学模式是学生根据教师传授一些“流行”知识,增加新颖课题,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启发性、牵引式的定向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理解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
正文内容:
“信息技术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因此,构建信息技术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所谓信息技术课堂的新教学模式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启发性、牵引式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去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理解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
计算机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项高新技术,平均每1年就要进行一次更新换代,这种速度是其它任何一个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WPS、WIN32等一些早已陈旧的内容,甚至可以转移学习WINDOWS98、WINDOWS ME等软件,从而大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本人结合计算机发展形势和课堂教学的现状,构建了初步的信息技术课堂新教学模式。
一、授“流行”知识,增加新颖课题的模式
讲授式教学是在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而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教学与学充分融合,是最大限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
1、多讲授一些“流行”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根据其特点,结合当今计算机最新技术,及时把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六年级讲计算机的外存储器时,让学生了解CD-ROM盘片的规格,结构,容量以及CD—ROM的工作原理;讲到计算机最重要的部分——中央处理器(CPU)时,结合苹果机到286、386、486、奔腾III的各种型号,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整个计算机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在讲文字处理时,扩展语音输入、手写输入、扫描输入等最新流行的非键盘输入方法,这些额外增加的知识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