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利用电脑游戏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利用游戏进行巩固练习学生不会感到练习的次数多而感觉厌烦,因为游戏是可以调节它的难易度的,操作熟练的学生可以把难度加大,不熟练的学生可以把难度调小。虽然在一个班里面学生电脑水平的差异性很大,有了游戏的练习,也不会出现有些同学“吃不饱”有些同学“吃不下”的现象。
[案例二]
某老师在《打字》教学课堂上,在学生指法熟练之后,把大半节课时间都留给学生,让学生玩《青蛙过河》、《太空大战》等打字游戏,学生们始终兴致盎然,欲罢不能。学期末的打字比赛,所有获奖的学生当中,无一例外地都喜欢玩电脑游戏。
外部刺激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是机械而枯燥的,时间一长,势必降低他们的兴趣,学习效率也随之下降。这时,如果教师能够让他们玩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就会重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2)创造游戏化的学习氛围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人们通常把儿童的活动叫做游戏,这种活动是儿童内存生命力的外部表现。儿童喜爱游戏,对儿童来说,游戏往往比食物还重要。几乎所有的孩子在玩游戏时,他的大脑都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而在这种兴奋状态下,孩子学习某种东西形成某种能力就比较轻松、比较快。不仅没有精神压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利用学习游戏软件进行分层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适当的学习进度,自我调控学习进度。在信息技术课上小学生边玩边学,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信息技术的任务就完成了。利用游戏的难易度来分层学习,每个小学生都可用同一个学习游戏软件来选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重大变革为学生实现自我学习提供了客观现实性。
多玩动脑筋游戏,发展儿童多向的思维方式,可以避免使儿童的思维刻板,提高他们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游戏能及时地公正地判断练习的正误,一次解答正确或经过克服困难后得到正确答案,都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三]
某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上信息课只能是两个学生用一台电脑,导致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争抢电脑进行操作。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老师在第一节课就教学生玩经典的益智游戏《搞怪碰碰球》,这款小游戏虽没有华丽的界面,也没有复杂的操作方法,而仅以一张棋谱告诉着玩家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做什么事都要顾全大局、通盘考虑,而不能为浮云障目、只顾眼前利益,否则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由于学生对游戏不熟悉,因此一盘游戏花的时间最多的只有十分钟。在游戏结束后,老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讲一些感悟,学生知道了一味争抢电脑会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团结,更加不能好好地上课的道理。从此后,学生每回争抢电脑的时候,老师都会把玩《搞怪碰碰球》的事情说一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安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