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护科普知识手册
DI ZHEN FANG HU KE PU ZHI SHI SHOU CE
地震预兆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策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窜;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咬;
冬眠麻蛇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跳 ,鱼儿惊慌水面跳;
震情信息及时发,谣言假传不理它;
普及知识是关键,应急处理莫慌乱。
前 言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始终威胁着人类。它往往在瞬息之间将我们生活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使得众多的生命不再鲜活。直到今天,它仍是一个未被人类征服的敌人。但如果我们能在地震前做好预防的工作,在地震时采取正确的避震方法和自救互救措施,就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
在这本小册子里,我们将告诉你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前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地震时如何应急避险以及地震后怎样开展自救互救。希望你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告诉你的家人、邻居、同事、同学等,让大家一起来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共同普及科学的抗震减灾知识,以便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尽可能地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二○○八年五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地震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 提高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
第三部分 科学应急避震,合理自救互救
第一部分 地震基本知识
一、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地震本来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因破坏性地震事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就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
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它的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二、地震有哪些类型?
地震的类型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角度,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