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二、地震中的自救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尽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在周围安静能听到上面有人说话时,应用石块敲击出声,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地震后,往往还有许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
3.妥善处理伤口。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三、地震后的互救
救出一个医生,就可以尽快医治和护理好一批伤员;救出一个青壮年就等于增加一份救援力量;救容易救的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一支强大的救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