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裁缝店(10)
时间:2010-01-10 19:0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当地人对衣物穿戴有着不太一样的态度和标准。也就是说:他们衣服没有了就买,买了就穿,穿坏了再买——这好像和其它地方的人们没什么一样。但是,
当地人对衣物穿戴有着不太一样的态度和标准。也就是说:他们衣服没有了就买,买了就穿,穿坏了再买——这好像和其它地方的人们没什么一样。但是,相比之下,好像这里的人更为坦然——甚至轻慢一些。首先,衣服买回去就是穿的,于是就穿,和穿别的衣服没什么不同 ——我的意思是,他们根本不会像另外的一些人那样,格外珍视新衣服。似乎他们是预见着这新衣服变旧的样子来穿着它们似的。一条熨得平平展展的裤子,付过钱就揉巴揉巴塞外套口袋里揣回家去了,让裁缝看了都心疼。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话,衣服当然坏得快了,每年都得添新的。要不然我们生意怎么做呀?
而男人们几乎很少进店子量尺寸、买衣服的。一般都是女人拿着自己男人的,或是女儿拿着自己父亲的,母亲拿着儿子的——最合适(也最破烂)的衣物,来店里让裁缝给量着比着做出来的。只有单身汉和讲究一点的年轻人才会亲自来店里找裁缝。
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衣服做好了死活不愿意试,好像那是多丢人的事情似的。即使试穿了也不好意思照镜子,你开玩笑似的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有多合身,多“苏鲁”(漂亮),多让人满意,可越是这样他越害羞,甚至惊慌,离镜子还有老远就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农民和牧民对衣服的要求差别很大。牧民因为天天骑马,必需得裤腿长得拖到地上,裆深胯肥,这样骑马的时候,双腿罗圈地跨开,裤子就会缩一截子,而变得长短刚合适,就不会有风吹着脚脖子了。同理,由于天天伸着胳膊持缰绳,衣袖也要很长的。
而农民则恰恰相反,什么都要短一点的好,在家里地里干活利索些。
给小孩子们做衣服就更奇怪了。按汉人的想法,孩子嘛,天天都在长着的,要做得稍大一点预备着,可以多穿两年。可我们所服务的这些人,非得做刚好合适的不可,站都站不稳的孩子,也弄得周周正正一身小西装,好像只是为了讨个稀罕似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