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阶段工作要点:
1、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①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学习取向由“唯
书”、“唯师”转到敢于思考、敢于创新。师生关系由“权威依从”转到“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教师由灌输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②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教师引入课题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看、听、甚至闻、品等方法,使用多种感官刺激,向这些媒体找答案。每个小组在每个媒体区都进行充分地观察、记忆、研究、讨论、争论、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由“学到什么”转到“引发兴趣、学会学习
③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学习习惯。
④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
2、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3、实验研究措施:
1、建设多媒体教室,配置相关硬件设备;
2、实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3、接入互联网,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课堂教学设计;
4、 建立和完善课件教学资源素材库;
5、实验教师上实验研讨课,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模式;
6、建立实验个案,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