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及家庭计算机学习环境等情况。
4.检查和维护计算机教室的设备和设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5.熟悉教学所需的硬、软件环境,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学习素材等教学资源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应包括授课课题、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等内容。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做到简炼、规范、美观。
2.教学目标用词要科学、准确、规范,从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体现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
3.教学过程要设立多级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学习差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练习的内容应与教学目标一致,应充分考虑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4.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选用有效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做到结构清晰,各环节衔接与过渡自然。
5.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主题活动法”、“演示法”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灵活应用。注重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尤其要考虑中差生的学习情况。
6.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如死机、网络不通等“教学事故”, 设有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