兲
[tiān]
释义:古汉语,等同“天”。现代网络语言将其引申为叹词,自由应用于各种语境,有时等同“天”,但预期要比“天”强烈。有网友也将其等同“王八”。
点评:创造这个字的肯定是受了天大的折磨又不能报复,所以学着阿Q自我安慰,背后损一下王八羔子一样的“天”。
王木匠定律
[wáng mù jiàng dìng lǜ]
释义: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木匠,数年间在宁夏、内蒙古等地呼风唤雨,用一家空壳香港公司骗走政府和商界17.58亿元。自2000年起,他前后换了6个化名,每换一个化名就娶一个老婆。2008年11月,宁夏中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这个化名“郑泽”的“假港商”王细牛,本是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的木工,当地人都叫他“王木匠”。他行骗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有了这条定律,赵本山的忽悠术和好莱坞电影上的传奇骗术,也只能算是小儿科里的小儿科了。
点评:可怜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本来一直都是高高在上治理民众,突然有那么一天成为民众研究解剖的对象,不知感想如何。
小私
[xiǎo sī]
释义:与当年的“小资”一样是个生造词,表明一伙特定的人群或是某种生活方式。说白了,就是喜欢享受私人服务并拥有私人服务的人。私人保姆、私人律师、私人医生、私人美容师、私人秘书、私人生活顾问、私人??你会发现,原来许多人已经在过着“小私”生活了。但是,这些只是小私生活的表像。据说真正意义上的“小私”,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主张。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繁忙而不得不雇佣私人保姆的话,那他就不算“小私”;真正的“小私”们,并不一定繁忙,但就是需要私人保姆来照顾自己。
点评:说白了,就是要一种当大爷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