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故事 ·史海钩沉 ·人物档案 ·地方风俗 ·谚语大全 ·讽刺与幽默 · 赚钱 · 法律 · 在线教研 · 会员中心 · 心理测试 · 魔鬼词典 · 顺口溜
 
主页特效 网页特效 百家姓
娱乐 歇后语 绕口令 脑筋急转弯
 
谚语 谜语 名言 邮政编码
便民 酒方 验方 偏方 站长工具  
 
算命 风俗 手相 爱情
女孩 音乐 面相 星座 血型
 
饮食 穴道 偏方 医药
生活 软件 硬件 解梦 高考



   JS特效



实用工具
便民服务 加密解密
 
魅力高密 民间故事 Flash教程 PS教程 最新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黄道吉日 英语园地  万年历 Html2anycode
  首页 | 美图 | 短信 | 安全 | 校园 | 网站 | 游戏 | UFO | 文秘 | 生活 | 信息技术 | 论文 | 人生 | 情感 | 日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大全 > 理工类 >

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变迁(11)

时间:2010-07-27 23:42来源:www.panpan.org 作者:味精 点击:
由此导致了法与礼的对垒。二者的区别在形式上,法不仅要求成文公布 ,而且将宗法仪式、仁义礼智、风俗习惯对个人的言论等排除在我,从而 有别于礼
  
由此导致了“法”与“礼”的对垒。“二者的区别……在形式上,‘法’不仅要求成文公布

,而且将宗法仪式、仁义礼智、风俗习惯对个人的言论等排除在我,从而
有别于‘礼’”,〖ZW(〗段秋关:《中国古代法律及法律观略析》,《中国社会科学》1

989年第5期。〖ZW)〗。从更深一层比较,人之于法是被动的遵从,人之于礼则是主动的实

践。
法家是重法轻礼的。《管子·任法篇目》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大治。”《韩非

子·有度篇》曰:“矫下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

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这是刑法为社会控制的最佳选择。
儒家是看重礼的,并认为礼可代替法。《礼记·曲礼》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颖

,别同异,明日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论,非礼不

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不

诚不庄。”其余如“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记

·祭统》)、“为政先礼,礼者政之本欤”(《礼记·中庸》)、“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

以礼,政不行矣”(《荀子·礼论》),在儒家文献中比比皆是。被称为“最后一个儒家”的

梁漱溟先生在本世纪70年代写成的《人心与人生》一书中,也是依此来设计未来世界大同境

界的:“有礼俗而无法律,因为只有社会而无国家了。这亦就是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加于人,

而人们自有其社会组织秩序,此组织秩序有成文的,有不成文的,一切出于舆情,来自群众

,旧日的刑赏于此无所用之,而只胡舆论的赞许、鼓励或者制裁。”〖ZW(〗梁漱溟:《人

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247页。〖ZW)〗
在中国历史上,对礼的重视也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丰富的高度。以杜佑所撰《通典》一书为

例,在《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
八典中,《礼》的篇幅独占半壁。很多学者都指出了中国社会的“礼”的特色,如费孝通先

生便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ZW(〗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

店1985年版,第1期。〖ZW)〗,而“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ZW(〗费孝通:《乡

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49-50页。〖ZW)〗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赞助商位置
推荐内容
杂七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