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泾三小从2001年开始教育信息化建设,精心打造数字化校园,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先后有两名教师参加了教师教育行动研究。2002年5月开始开展智能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活动,在先期参加培训的姜剑峰老师指导学生在国内外智能机器人灭火比赛取得佳绩的基础上,后期参加培训的杨冬俊老师通过“智能机器人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整合实践和思考”的课题研究,把原来智能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活动形式普及到班级的课程教学,再逐步普及到年级、学校。
智能机器人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整合必须从教学设计开始。杨老师以《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使用教程》、《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小学教程》、《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初中教程》和校园网作为学习资源,采用SVJC仿真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环境,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梦想机器人;
活动二:网上行,看机器人家族;
活动三:让机器人唱歌;
教学对象是全体三年级学生(从未接触过机器人)。
通过六个课时的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同美术、音乐的整合中,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会了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设计、制作能唱“雪绒花”、“英雄少年”的唱歌机器人。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附件二“智能机器人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整合实践和思考”)
杨老师是个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才一年。通过自己的研究,对课程、教材、教学、教育等名词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教师的责任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对其各种能力的培养;认识到教师扮演的角色在教学中要有很大改变,要变教学的主导者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认识到师生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互动的,师生的发展是多向度的,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智能机器人课程在教学中的实践,使年青教师在教师成长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也是互相的。吴泾三小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领导的学校发展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