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10)
时间:2010-01-10 19:1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我们的食物也简单,面食、大米、清油和充足的干菜。又因为除了这些,实在是没有别的什么了,于是倒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也没什么额外的想法。 但是
我们的食物也简单,面食、大米、清油和充足的干菜。又因为除了这些,实在是没有别的什么了,于是倒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也没什么额外的想法。
但是木耳出现了。
牧人们永远比我们更熟悉深山。没几天,他们再来的时候,纷纷从口袋里掏出这种东西给我们看:“是这个吗?你们要吗?”
我妈非常高兴,把他们好好地夸奖了一番,然后很大方地掏钱买了下来。令他们吃惊又感激。
我知道我妈想干什么了……但是,靠这个赚钱的话,实在是……真是太不可靠了,太不踏实了。要知道,这山里刚刚开始有木耳的呀,除了我们这些亲眼看到的人,外面的人谁愿意相信呢?能卖给谁去呢?我们不可能拿着木耳凭空告诉别人:“……真的不骗你,这真的是大山的特产,你以前不知道它是因为它以前从来不曾有过……”
尽管很明显的,这种总是沾着树皮和干苔藓的木耳的确和平时吃的那种人工培植的不一样。人工培植的木耳煮出来是绵软易烂的。而这种野生无论煮多长时间,嚼起来都有些脆。人工木耳吃之前,只需泡一小会儿工夫就发起来了,野生的却得在冷水里泡一整天。
而且,比起人工培植的木耳,这种木耳更有一股子野生菌类才有的鲜味,炒这种木耳时,不用放味精,也不用掺肉,一点点盐和油就可以使它美味无比。
那时候,除非牧人,没有适当的理由或者没有办理边境通行证的话,很难被允许随意出入林区。于是知道这山里有木耳的,还只是很少的一些人,伐木工人、宝石矿上的工人、淘金客、扒云母渣子的,他们采回家也只是自己尝尝鲜而已。
那一天,当晾干的木耳攒够了六公斤时(平均十一公斤湿的才能出一公斤干货),我妈把它们分六个塑料袋子装了,又因为害怕挤碎,她又找了两只纸箱子把这六只袋子小心地盛上。仔细地用绳子捆好。
然后她一手拎一只箱子,去山脚下的土路边等车。大约半上午时,终于等到一辆伐木点拉木头的卡车。我站在路基下的沼泽中,一直目送到车消失在山路拐弯处为止。
下一趟山,来回得花百十块钱呢,那木耳又能卖多少钱?木耳能卖出去吗?距沙依横布拉克最近的聚居点是距此几十公里处的“桥头”,那一带只住着有限的几户林场职工和一些打工的内地人家属,他们要木耳吗?
那天我和我外婆随便弄了点东西吃了,一整天都在等她。那一天顾客一个也没有,我便不时离开帐篷,走到土路上,并好几次沿着路走了很远,希望能够迎面接上她。
后来我们都以为她当天不会回来了,虽然她不在的时候很害怕,但还是像平时一样放下帐篷帘子,早早灭了马灯上床睡觉。
凌晨时分帐篷突然哗啦啦响了起来,我们吓坏了,以为是牛,又想到其它的一些更坏的情形,外婆死活不让我起身去看。这时却听到妈妈叫我的声音。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