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21)
时间:2010-01-10 19:1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可那些人不,那些人在有秩序的社会中尚无可躲避地遭受到了伤害,更别说“没人管的地方”了。 他们下不了山,木耳脱不了手,换不到钱,活不下去。
可那些人不,那些人在有秩序的社会中尚无可躲避地遭受到了伤害,更别说“没人管的地方”了。
他们下不了山,木耳脱不了手,换不到钱,活不下去。就抢。
这时候男人都赶着羊群去到后山边境上一带了,毡房子里只留下了老人、妇女和儿童。
那一阵子真是弄得大家都恐慌异常,一下子觉得无所依附,这深山里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从抵御,无处躲避……还是祖国好,有什么事可以去找公安局……深山里的安宁其实是一种多么脆弱的安宁呀……
牲畜继续在被残忍地处理。沙依横布拉克与世隔绝了。
我们轻易不敢出门进林子。而每当走出帐篷,仍看到四野寂静浩荡,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永远也不会发生什么似的。我们想到那呼啸的森林某处有木耳,它们因为再无人打扰而正在肆意漫延……可是我们只能在帐篷门口抬头往那边长久地看。
那一年生意简直没法做了,失去牛羊的牧人很仔细地支配着拿到手的那一点点很少的补贴。商店生意异常惨淡,什么也卖不出去。虽然也弄了一点木耳,但下了山还不够用来“还愿”的。
第四年,我们周密地商量了一个冬天后,决定为木耳豁出去了――商店和裁缝店都留在大桥,由我和外婆守着;我妈、我叔和我妹都轻装上阵,每半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回一趟家。
我妈的主意更多,她没事就在那里想啊想啊:怎样才能进山时间更长,去到的地方更多,而且永远不为给养发愁呢?最后她想到的好办法是,买一辆农用的、挂着小拖斗的汽车进山。
她想得很美,开农用车进山的话,不仅可以带够一两个月的食品,也不用随身背木耳了,把车开到再也没法往里开的地方停下,然后一个人守着车,两个人到附近转,天黑之前回来。一个地方转遍了再把车开到另外一个地方。这样,去的地方又多,又快,又安全。
她又觉得这样子的话,车利用得还不够充分,于是给守车的人也找了个活干,就是养鸡。养他百十只,平时关在笼子里,放在车上,停车时,就把鸡放出去自己找吃的,晚上赶到车底下,四周用铁丝网拦着。——这样带着一车鸡在山野流浪,每一个人和每一分钟时间都不会闲着,而且还可以随时有鸡蛋和鸡肉吃。
但是农用车哪怕是二手的也得万把块钱,我们当然买不起,于是她只好退而求其次,这回想出的主意是买个小毛驴算了。
这个主意倒是很令我欢喜,哪天不用采木耳了,我还可以骑着它浪迹天涯。
我妈说,让它驮着锅灶被褥什么的,慢慢地在山里面走,走哪儿算哪。小毛驴很厉害的,多陡的山都能爬上去。
我妹妹说,为什么不干脆买匹马呢?马驮的东西更多,而且还跑得快。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