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喜欢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能在课余与之讨论关于世界、关于科技、关于他们感兴趣的一切的老师。
我所教的四年级学生们对电脑的喜爱,对上网的渴望,狂热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下一节是电脑课,他们准会一溜烟地跑出教室,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等待着我安排他们一组组地上机,课堂上更是专心致志,认真练习,连下课铃都响了,他们都没听见。
看到这一幕幕,我被孩子纯真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不忍心斥责他们,虽然上机时课堂上有时显得很乱。想想一个班七八十位学生,挤在一间仅有三十台电脑的教室,眼看有的学生开始操作,而有的学生却只能眼巴巴地在一旁观看,怎么能不乱呢?但我慢慢发现,他们并不是在乱说话,而是在专注地讨论他们的作品,发表不同的见解,只是声音大了些。于是,我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只有具备良好的课堂纪律,才能静下心来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给每个班学生分成九个小组,每组选出两名小组长,辅导、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渐渐地,课堂上大声说话的学生少了,每个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作品。做完的同学还能够把电脑让给别的同学操作,体现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品质。课堂上我总是和蔼地给学生讲解,手把手地指导他们上机操作,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交流操作体验,使学生感到老师更像他们的大朋友。
其实,学生崇拜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崇拜教师为人的正直,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干炼,崇敬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热情、年青的心。
在体验中生成 电脑课中学生常用的软件模块包括:cai指法练习软件、画图软件、word、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较实用和易于小学生掌握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的熟练掌握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电子作品,这是一种新的电脑教学模式-----电子作品创作教学模式,它是指为完成电子作品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自觉进行知识建构和作品完成的一种教学进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与尝试,学生很爱学习使用这些软件,比如:这学期我们学习的powerpoint软件,以精美的图片、个性的艺术字、动态的自定义动画和发挥创意设计的自选图形吸引着学生随心所欲地动手制作电子作品。由于兴趣所在,学生们很快便掌握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操作。于是我便领他们到机房进行创作,可遗憾的是,创作出有创意,设计完美,有个性的作品的学生却很少。不是主题不明确,就是排版不协调,或者整页全是图片信息,文字却很少。我很纳闷,学生们表现出的热情是他们很喜欢搞这样的设计创作啊!怎么就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呢?甚至还有些同学眼高手低,让他上机制作,他口口声声说:“都会了,在家也做过了。”但当你让他把家里的作品复制来是,却迟迟不见行动。同学们对知识只是一知半解,不去深刻探究的学习态度让我很失望。为些,我精心设计了一组作品范例,并挑选了几位同学制作的精美作品在课堂上演示给他们看,激起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设计思路,并提供了一些素材网站,让他们继续将自己的作品修饰和美化。接下来的变化让我很是欣喜,好多同学的作品有了很大的起色,无论是色彩还是排版让人看上去都感到很美观。有了这次经历后,我感到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在同孩子们一起经历了“确定主题---规划设计---制作作品---交流改进---评价完善”的作品创作流程后,学生们自然会感悟、内化知识与技能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高。